侦查不公开作业办法

发布时间:2014-02-28 来源:

侦查不公开作业办法
2012年 12 月 5 日 公(发)布
 
第  1 条    本办法依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本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五项规定订定之
            。
 
第  2 条    基于无罪推定原则,为维护侦查程序之顺利进行及真实发现,兼顾保障被
            告、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之名誉、隐私、安全,侦查不
            公开之。
 
第  3 条    依本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一项及第三项规定,侦查不公开,指检察官、检
            察事务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辩护人、告诉代理人或其他于侦查程
            序依法执行职务之人员,除依法令或为维护公共利益或保护合法权益有必
            要者外,侦查中因执行职务知悉之事项,不得公开或揭露予执行法定职务
            必要范围以外之人员。
 
第  4 条    侦查不公开之范围,包括侦查程序及内容均不公开。
            侦查程序,指侦查机关或侦查辅助机关因告诉、告发、自首或其他情事知
            有犯罪嫌疑开始侦查起,于侦查中,对被告、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其他
            利害关系人所为之侦查活动及计划。
            侦查内容,指因侦查活动而搜集、取得之被告、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其
            他利害关系人个人资料或相关之证据资料。
 
第  5 条    应遵循侦查不公开原则之人员,指检察官、检察事务官、司法警察官、司
            法警察、辩护人、告诉代理人或其他于侦查程序依法执行职务之人员。
            前项所称其他于侦查程序依法执行职务之人员,指检察官、检察事务官、
            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辩护人及告诉代理人以外,依其法定职务于侦查
            程序为诉讼行为或从事辅助工作之人员。
            检察官、检察事务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得告知被告、犯罪嫌疑人、
            被害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关于侦查不公开之规定,并晓谕勿公开或揭露侦
            查中知悉之侦查程序及内容。
 
第  6 条    本办法所称侦查中因执行职务知悉之事项,指前条第一项所定之人员执行
            法定职务知悉之侦查程序或侦查内容。
 
第  7 条    本办法所称公开,指一切足使不特定人或多数人得以见闻、知悉之行为。
            本办法所称揭露,指公开以外,揭示、泄漏予特定人或不特定人得以见闻
            、知悉之行为。
 
第  8 条    下列事项于案件侦查中,除法令另有规定者外,不得公开或揭露之:
            一、被告、少年或犯罪嫌疑人之供述及是否自首或自白。
            二、有关传唤、通知、讯问、询问、通讯监察、拘提、逮捕、羁押、搜索
              、扣押、勘验、现场模拟、鉴定、限制出境、资金清查等,尚未实施
              或应继续实施等侦查方法或计划。
            三、实施侦查之方向、进度、技巧、具体内容及所得心证。
            四、足使被告或犯罪嫌疑人逃亡,或有湮灭、伪造、变造证据或勾串共犯
              或证人之虞。
            五、被害人被挟持中尚未脱险,安全堪虞者。
            六、侦查中之卷宗、笔录、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电磁纪录或其他重要
              文件或物品。
            七、犯罪情节攸关被告、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属、配偶之隐私与名誉。
            八、有关被害人之隐私、名誉或性侵害案件被害人之照片、姓名或其他足
              以识别其身分之信息。
            九、有关少年之照片、姓名、居住处所、就读学校、家长、家属姓名及其
              案件之内容,或其他足以识别其身分之信息。
            十、检举人或证人之姓名、身分资料、居住处所、电话及其陈述之内容或
              所提出之证据。
            十一、搜证之录像、录音。
            十二、其他足以影响侦查不公开之事项。
            案件在侦查中,不得带同媒体办案,或任被告、犯罪嫌疑人或少年供媒体
            拍摄、直接采访或藉由监视器画面拍摄。
 
第  9 条    案件在侦查中,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除法令另有规定外,经审酌公共
            利益之维护或合法权益之保护,认有必要时,得适度公开或揭露:
            一、现行犯或准现行犯,已经逮捕,其犯罪事实查证明确。
            二、越狱脱逃之人犯或通缉犯,经缉获归案。
            三、对于社会治安有重大影响或重大经济、民生犯罪之案件,被告或犯罪
              嫌疑人于侦查中之自白或自首,经调查与事实相符,且无勾串共犯或
              证人之虞。
            四、侦办之案件,依据共犯或有关告诉人、告发人、被害人、证人之陈述
              及物证,足认行为人涉嫌犯罪,对于侦查已无妨碍。
            五、影响社会大众生命、身体、自由、财产之安全,有告知民众注意防范
              之必要。
            六、对于社会治安有重大影响之案件,依据查证,足认为犯罪嫌疑人,而
              有告知民众注意防范或有吁请民众协助指认之必要时,得发布犯罪嫌
              疑人声音、面貌之图画、相片、影像或其他类似之讯息数据。
            七、对于社会治安有重大影响之案件,因被告或犯罪嫌疑人逃亡、藏匿或
              不详,为期早日查获或防止再犯,吁请社会大众协助提供侦查之线索
              及证物,或悬赏缉捕。
            八、对于媒体报导与侦查案件事实不符之澄清。
            九、对于现时难以取得或调查之证据,为被告、犯罪嫌疑人行使防御权之
              必要,而请求社会大众协助提供证据或信息。
            依前项适度公开或揭露事项之内容,对于犯罪行为不宜作详尽深刻之描述
            ,亦不得加入个人评论。
 
第 10 条    违反侦查不公开,依法应负行政、惩戒或刑事责任者,由权责机关依法定
            程序调查、处理之。
 
第 11 条    本办法自发布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