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最高法院2000年台上字第 636 号民事判决

发布时间:2014-05-27 来源:

 

 
裁判摘要:确认之诉与给付之诉本质不同,前者系原告要求法院以判决确定一定法律关系存否,成立或不成立,或证书真伪,或法律关系基础事实存否之诉;后者则系原告要求法院是认其在私法上对于被告有一定给付之请求权,并进而命被告为一定行为之诉。查系争股款收据记载内容,依上诉人之主张,既攸关上诉人对于被上诉人有否此认股权及股东身分之认定,自属证明或表彰某法律关系存否或成立不成立之证书。而被上诉人已否认系争股款收据之真正及上诉人为其股东,既为原审所认定,则该股款收据果属真正,上诉人就此证书所表彰权利存否之不安状态,能否谓不能依确认之诉予以除去,而无提起确认之诉之法律上利益,显非无疑。
 
【裁判字号】 89,台上,636
【裁判日期】 890323
【裁判案由】 请求确认证书真伪
【裁判全文】 
最高法院民事判决                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六三六号
  上 诉 人 甲○○
  诉讼代理人 叶潜昭律师
  复 代 理人 俞兆年律师
  被上 诉 人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荣鸿庆
  诉讼代理人 蔡鸿斌律师
右当事人间请求确认证书真伪事件,上诉人对于中华民国八十七年十一月十日台湾高
等法院第二审判决(八十六年度上字第九○四号),提起上诉,本院判决如左:
    主  文
原判决废弃,发回台湾高等法院。
    理  由
本件上诉人主张:伊自民国二十八年起已系被上诉人公司之股东,三十七年间被上诉
人股东临时会决议调整股本办法,伊即认购股份四百二十八股,每股为「金圆」五十
元,由被上诉人当时之负责人陈光甫签发「调整资本股款收据」交伊收执。嗣被上诉
人在台湾复业,伊避难国外,乃向被上诉人主张股权,请求换发现有股票及股利、股
息,竟遭否认等情,爰求确认该「调整资本股款收据」(下称系争股款收据)为真正
之判决。
被上诉人则以:伊之三十七年股东名簿并无上诉人为股东之记载,上诉人所提出经大
陆上海市虹口区公证处验证之三十七年股东名簿节本上载上诉人名字系事后以手写变
造增填,不足凭采。况上诉人所提系争股款收据,股数与股款总额记载不符、右上角
编号与股东名簿所载之编号并非同一人,倘再加计上诉人之股数,伊之总股数即溢股
数总额,亦见系争股款收据非属真正,上诉人自无提起本件确认之诉之法律上利益等
语。资为抗辩。
原审废弃第一审所为上诉人胜诉之判决,改判驳回其诉,无非以:按确认法律关系之
诉,非原告有即受确认判决之法律上利益者,不得提起之,确认证书真伪之诉亦同。
又所谓即受确认判决之法律上利益,系指法律关系之存否不明确,原告主观上认其在
法律上地位有不安之状态,且此种不安状态,能以确认判决将之除去,若纵经法院判
决确认,亦不能除去其不安之状态者即难认有受确认判决之法律上利益。本件上诉人
起诉,系主张伊执系争股款收据向被上诉人请求更换其在台复业后之股份遭拒,乃请
求确认系争股款收据为真正,俾请求发放股票及股利、股息,以维权利等语,惟查被
上诉人系十八年创设于大陆上海,三十七年币制变更,经股东大会决议将资本总额之
币制变更为金圆券,旋三十八年五月上海沦陷,被上诉人随政府迁台,其在大陆银行
业务经营中辍,嗣经部分在台股东之要求,报经财政部以四十三年八月三日 (四三)
○四七四五号函,转知行政院四十三年七月三十日台四十三(财) 字第四八三二号训
令,同意被上诉人在台湾设置总管理处,并发给银行营业执照以便清理沦陷区以外之
资产及国外业务,至五十四年始准许重新经营银行业务,有三十七年股东会决议及财
政部函、银行营业执照可凭,亦为双方所不争。是被上诉人系原在大陆地区设立本公
司,经政府核准在台设立独立机构,并于政府迁台后在台复业之股份有限公司,为「
在台公司大陆地区股东股权行使条例」(下称股权行使条例)所称「在台公司」无疑。
而上诉人自陈原住大陆地区(上海) ,嗣避居菲律宾,从未在台居住,其国籍亦未变
更;且不否认其因股款收据陷在大陆或因长期居留国外及在沦陷区,致未向被上诉人
办理登记,又被上诉人对于系争股款收据及上诉人所提大陆上海市虹口公证处验证之
三十七年股东名册节本,亦已争执其真正,复核该股款收据书立于三十七年十一月十
九日,其上并记载「俟登记手续办妥当再通知凭本收据换取正式股票」,纵系争股款
收据为真正,然依八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修正之行使股权条例第三条第二项、第五条
第一项规定,大陆地区股东,在国家统一前,均为各该在台公司之保留股。保留股之
股利及其他收益在国家统一前,以保留股专户存储于各该公司,且公司对于大陆地区
股东所为股东名簿变更之请求,在国家统一前,暂缓受理,可见上诉人于国家统一前
,不能凭系争股款收据换发复业后之正式股票。是上诉人提起本件确认之诉,并无法
排除其不安状态,其欲遂行之法律利益亦无法获得,难认有即受确认判决之法律上利
益。再者,参照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下称两岸关系条例) 第六十三条
第三项之立法理由谓:国家行局及收受存款之金融机关在大陆撤退前所有各项债务,
或因账册未及撤出,或因当时播迁未及清理,致债务证明文件无法齐备,对各项债务
之清偿发生困难,实有暂缓处理之必要云云,与同上行使条例因播迁仓促股权证明文
件无法齐备者无殊。在此股权证明文件无法齐备之情形下,倘仅限制被上诉人暂缓受
理请求,而不限制上诉人提起确认之诉,法理即难一贯。从而,上诉人提起本件确认
之诉,于法不合等词。为其判断之基础。
按确认之诉与给付之诉本质不同,前者系原告要求法院以判决确定一定法律关系存否
,成立或不成立,或证书真伪,或法律关系基础事实存否之诉;后者则系原告要求法
院是认其在私法上对于被告有一定给付之请求权,并进而命被告为一定行为之诉。查
系争股款收据记载:「今收到甲○○股东依照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本行股东临时会议
决之调整资本办法缴来本行股份四二八股之股款每股金圆五十元共计金圆二千一百四
十元,俟登记手续办妥当,再通知凭本收据换取正式股票」等内容,依上诉人之主张
,既攸关上诉人对于被上诉人有否此认股权及股东身分之认定,自属证明或表彰某法
律关系存否或成立不成立之证书。依两岸关系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三项第二款,及股权
行使条例第三条第二项、第五条第一项等规定,大陆地区股东在国家统一前,虽暂不
得对被上诉人为发配股利或其他收益,或为股东名簿变更之请求,惟其认股权或股份
依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一项规定之意旨,似非不得依一般债权让与之方式为转让
。而被上诉人已否认系争股款收据之真正及上诉人为其股东,既为原审所认定,则该
股款收据果属真正,上诉人就此证书所表彰权利存否之不安状态,能否谓不能依确认
之诉予以除去,而无提起确认之诉之法律上利益,显非无疑。原审未详斟酌推研,遽
认上诉人无提起此确认之诉之法律上利益而为其败诉之判决,尚嫌速断。上诉论旨,
指摘原判决不当,求予废弃,非无理由。
据上论结,本件上诉为有理由,依民事诉讼法第四百七十七条第一项、第四百七十八
条第一项,判决如主文。
中      华      民      国    八十九    年      三      月    二十三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八庭
                                  审判长法官  苏  茂  秋
                                        法官  徐  璧  湖
                                        法官  曾  煌  圳
                                        法官  李  慧  儿
                                        法官  谢  正  胜
   右正本证明与原本无异
                                       书  记  官
中      华      民      国    八十九    年      四      月     十一     日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