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文选 >

王建民:试论“台湾主体意识”的形成、特性及与“台湾意识”之异同(2013)

发布时间:2014-03-13 来源:

  

试论“台湾主体意识”的形成、特性及与“台湾意识”之异同

 
王建民
 

【原文出处】《台湾研究》2013年3期
【作者简介】王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台湾主体意识”与“台湾意识”有所不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人为建构的更强调台湾主体性、台湾价值、台湾利益、台湾优先的社会政治意识,也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台湾国家化意识”。其对当今台湾社会的主流价值的深刻影响所及,直接牵动着台湾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发展。
    一、“台湾主体意识”的概念与形成
    “台湾意识”是自发产生的,是历史演变过程自然形成的,但“台湾主体意识”则不完全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建构的,是从执政当局强调要坚持台湾的主体性及走“台湾主体意识路线”后,逐渐演变为台湾社会的一种主流意识即“台湾主体意识”。
    对于“台湾主体意识”的起源,有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台湾早就有主体意识,可以追溯到抵抗荷兰人的郭怀一事件、抵抗日本人的莫纳鲁道、林爽文事件甚至还有为抵抗日本割地成立的“台湾共和国”①。只是这种认知与观点无法获得普遍认同,当时的抵抗运动不能称为“台湾主体意识”。有更多学者认为最早提出“台湾主体意识”概念的是日本的台籍历史学家戴国辉教授②。戴教授的本意是鼓励台湾人在精神上、思想上不但要摆脱日本殖民帝国主义的枷锁,同时也要摆脱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做一个真正独立思考的自由人,但民进党把主体意识、台湾意识无限上纲,极度窄化,变成狭义的“台独”意识③。戴教授的概念只是讲台湾人的“主体性”,尚没有使用“台湾主体意识”的概念。1999年出版的《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一书中,郭正亮发表了“台湾主体性的辩证”,仍没有使用“台湾主体意识”概念。2004年,台湾大学王晓波教授发表的“中国是台湾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台湾人民主体性的统一论”,提出“台湾主体性的统一理论”由三部分组成,主要是批判“台独论述”,从台湾人民的角度建构两岸的统一论述,其中也没有提到“台湾主体意识”④。
    “台湾主体意识”不仅已成为今天台湾社会重要的价值取向,而且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许多学者追根溯源,探讨“台湾主体意识”的起源与来由,但常常将“台湾主体意识”和“台湾意识”的起源与两者的概念混为一谈,无法准确把握“台湾主体意识”的真正要意。事实上,今天我们讲的“台湾主体意识”不是理论上的学术概念或理论探讨,而是有特定内涵的,是在特定复杂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与形成的,既有客观孕育的社会基础,也是特定人士、特定政党竭力推动建构的社会思潮的产物。
    “台湾主体意识”核心其实就是认同台湾为一个现状独立的“主权国家”。其出现与形成以及受到广泛关注与讨论,始于民进党执政之后,即20世纪初开始形成。“台湾主体意识”是在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倡导与主导下,由一批“台独”学者人为建构,再通过民进党执政当局的宣扬与政策推动逐步形成的。
    依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台湾主体意识”概念是主张“台独”的李登辉首先提出的。台湾的苏嘉宏教授撰文指出,“李登辉开始公开提出‘台湾主体意识’”⑤。2003年10月,李登辉表示,台湾长期遭受外来政权统治,接受殖民化教育,一直未能建立主体性的意识。他进一步表示,解严后虽然逐步建立民主自由政治、社会体制,也由人民直接选出台湾人“总统”,但教育、文化仍然未脱离“大中国思想”宰制,也有不少人仍抱持强烈的“大中国意识”,导致台湾意识形态对立,政党恶斗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因此,未来必须透过“台湾正名”,让国际认清“中国是中国”,“台湾是台湾”,久而久之,台湾才有机会站在世界舞台,并透过教育、文化,培养人民“台湾主体意识”,才能迈向“正常国家”⑥。可见,“台湾主体意识”是针对“大中国意识”而提出的,目标是通过“台湾正名”实现台湾的“法理独立”(即建立所谓的“正常国家”)。同年11月,李登辉进一步表示,“现在更重要的是要让台湾主体意识深入人心,也是未来必须努力的目标”。2004年,李登辉组织“台独”学者编纂“愿景·台湾”系列丛书,宗旨就是“提升台湾的主体意识,确立对台湾国家的认同”。其中一本书就是《台湾主体性的建构》,由李永炽、李乔、庄万春、郭生玉等“台独”学者撰写,提出台湾“切离中国,独自走自己的主体之路”,强调“台湾意识逐渐取代中国意识,成为台湾民意的主流”,“台湾要主体化、一体化,必须‘去外来化’”。同时该书认为1990年后,台湾经过政权的“本土化”、制度的“民主化”,逐渐形成有别于中国大陆的新制度与新政权,人民有了新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台湾主体意识”就是这时候萌芽起来的⑦。
    2004年初,陈水扁在“大选”中成功连任后,绿营势力将这次胜选视为“台湾主体意识”的胜利。民进党竞选主要负责人邱义仁在选后当晚就表示,陈水扁胜选的关键原因是,陈水扁在选举过程中抓住“台湾主体意识”的主轴,选举结果也证明,“台湾主体意识”已成为台湾主流价值。2004年,台湾亲绿学者施正锋发表的《台湾主体意识的发展》一文是较早讨论“台湾主体意识”的论文。
    2005年前后,“台独”势力开始大力宣扬“台湾主体意识”,陈水扁公开强调“台湾主体意识路线是我们必须坚持的路线”。陈水扁在2006年“元旦文告”与“春节讲话”中提出,“以台湾为中心的主体意识摆脱了历史的窠臼与政治的教条,发源于2300万人民的对自我的认同、对土地的情感,以及命运与共的体验”;“台湾是我们的国家,土地面积3万6千平方公里,台湾的主体属于2300万人民,并不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的前途只有2300万台湾人民才有权决定”。2007年4月13日,陈水扁表示,“党内没有路线的问题,台湾主体意识的路线仍是全党同志一致服膺的路线”⑧。
    维基百科对“台湾主体意识”的解释是:“台湾主体意识是台湾一种政治及文化论述,希望透过台湾民族主义的力量,突破中国主义的文化霸权,来建立台湾自身的国家与文化认同。台湾主体性的支持者,如李登辉与民进党,希望由支持台湾本土化运动,形成以台湾为中心的主体意识,来发展出台湾自身的文化”。
    民进党执政八年,采取的诸多政策尤其是“去中国化”、“去中华民国化”、“去蒋化”与“台湾正名”等,都是在建构“台湾主体意识”下推动的“台湾独立”活动。但“台独”人士仍认为陈水扁当局八年做得不够,“2000-2008年时,(民进党)政府要津职务,台湾主体意识者可以上台亮相,但表现平平,没有勇敢直冲,快速地扩张台湾意识力道,着实可惜”⑨。但事实上,民进党执政八年,将“台湾主体意识”置于重要的政治地位,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不过,由于台湾社会政治的多元化,台湾学术界与不同政治派别,对“台湾主体意识”的讨论与分析,则存在不同的观点与主张。绿营与“台独”人士认为“台湾主体意识”,就是一种独立意识,确认“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国大陆是另一个国家。泛蓝阵营认同“台湾主体意识”,但不否定“中华意识”,不认为“台湾主体意识”就是“台独意识”。台湾学界则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没有定论。其中,台湾夏潮基金会董事长宋东文认为,“台湾主体意识”就是,“国家认同,在土地上是台潮金马,或台湾加澎湖,人口2300万人,视中国大陆为另一有特殊历史、文化、血缘渊源,与台湾有重要关系的地区/国家,‘外国’或‘敌国’”。他同时认为“台湾主体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但是“台独意识”的重要基础,只是可接受“中华民国”为国号⑩。可见,“台湾主体意识”与“台湾意识”一样,在岛内出现“一个概念,各自解读”的现象。但不可否认,“台湾主体意识”有多样性与多元性,但核心是强调“台湾主体”与“台湾主权独立”。
    二、“台湾主体意识”是“台湾意识”的集中表现
    尽管“台湾主体意识”与“台湾意识”有所差异与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台湾主体意识”是“台湾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与强化,是“台湾意识”的集中表现,但在文化上、政治上、经济上较“台湾意识”更明确、更直接,更强调“自我”、“自主”、“独立”与排他性、“排中国性”。
    “台湾主体意识”较“台湾意识”更具有强烈的“台湾文化主体性”。“台湾意识”的起源与台湾乡土文化、乡土文学的兴起发展有密切关系,最早的争议焦点就是台湾乡土文学是不同于中国文学的台湾独特的文学,还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台湾意识”虽然强调台湾的乡土文化与台湾文化,但还没有上升到台湾文化主体性层面。“台湾主体意识”在文化上则强调台湾文化的主体性、独特性、多元性、融合性以及与中国文化的差异性。尤其是作为“台湾主体意识”建构的“台独”分裂势力,在文化教育上强化“台湾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从历史、文化、教育、语言等方面,全方位推动“文化台独”,力图切断台湾与中国大陆的文化脐带与联系,弱化岛内民众对中国与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认同,建构“台湾国家史观认同”。在民进党执政八年内,陈水扁在延续李登辉执政后期“独台”文化教育政策的基础上,更全面推动“本土化教育”与“去中国化”的政策。
    “台湾主体意识”较“台湾意识”更强调“台湾政治的主体性”与“政治上的独立性”,即强调台湾的政治自主与独立,强调台湾的“主权独立”,强调台湾与中国大陆互不隶属及相互独立。当今的“台湾意识”虽然政治性增强,在某些情况下与“台独意识”、“台湾主体意识”接近,尤其是民进党与绿营学者将三者视为同一概念,但在一般民众的认知中,“台湾意识”较中性,较有弹性,政治性并不强,只是解读上有很大差异。为此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表示“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台湾主体意识”尽管是“台湾意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有不同的认知或解读,但它的形成、发展与台湾主政者的政策推动密切相关,更强调它的政治性与台湾“主权的独立性”。
    李登辉于1999年首次明确提出两岸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后,开始强调“中华民国台湾化”与“台湾主体意识”。陈水扁上台执政后,在政治上极力宣扬“台湾主体意识”,强调台湾“主权独立”,主张两岸“一边一国”,在政策上全面推动“去中国化”与“台湾正名”运动,均旨在推进“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与台湾“主权独立化”的政治进程。
    陈水扁极力推动的“制宪”或“新宪”活动,就是要破除所谓的“大中国意识”与“一中”框架,确立“主权属于台湾人民”的“新主权论述”,让台湾脱离“一中宪法”,在法政体制上成为“一个主权独立、自由民主的正常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陈水扁当局全面消除带有“中国”、“统一”的标志或象征符号,以“台湾”取而代之,于是拆除“总统府”大楼“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标语牌,废除“国统会”与“国统纲领”,废止带有“中国版图”图样的“中华民国国旗”标志的台湾“新闻局”局徽,将军队刊物中《“中国”海军》、《“中国”空军》等刊名中的“中国”两字改掉,将“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改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将军人为“中华民国”生存而战改为“为台湾生存发展而战”,将居民身份证上“中华民国”的领土水印更换为“台湾地图”等等,均是要“突出台湾主体性”,“确保台湾主体性”。可以说,在民进党执政时期,“台湾主体意识”已完全政治化、政策化,甚至“独台化”。
    过去“台湾意识”至多是强调与“中国意识”的不同与差异,不过后来“台湾意识”的核心则逐渐变为“台湾主权独立”。而“台湾主体意识”则明确台湾与中国的主权对等、地位对等。因此,“台湾主体意识”逐渐成为绿营政治势力的政治信仰与政治主张。
    “台湾主体意识”较“台湾意识”更为强调“台湾经济主体性”,即强调台湾经济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台湾意识”初期主要是一种社会意识、文化意识,后来政治意识逐渐成为主流意识,但没有明显的台湾经济独立自主意识。但“台湾主体意识”不同,在强化台湾文化主体性与政治主体性的同时,也特别强调台湾经济的主体性,即为避免两岸经济的相互依存与依赖,使台湾经济发展受制于大陆,而更强调台湾经济上的自主性、独立性。
    民进党执政时期,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问题上一直坚持“台湾经济主体性”的原则与政策,导致两岸经贸关系无法获得重大突破,一直无法实现直接“三通”。两岸“三通”本来是一个不涉及政治问题的经济或商业往来活动,但陈水扁当局坚持“无法接受一中原则下的两岸直航”,强调两岸直航,台湾“不能被矮化、边缘化和地方化”,其实就是要彰显台湾经济“主权独立”,不能在经济上将台湾视为地方政权(不能地方化),而是要与大陆平起平坐与对等(不被矮化)。陈水扁甚至提出,在两岸直航问题上“主权绝不退让”,“公权力运作不受任何侵蚀”、“政府充分主导”等协商条件,核心就是要维护所谓的台湾经济主权。2004年2月,陈水扁强调,台湾在确保“经济主体性”的前提下,将“中国市场看作台湾经济全球布局的一部分”。陈水扁在2007年元旦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提出,目前台湾的两岸经贸政策只有“台湾优先”与“台湾主体意识”路线。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的“台湾经济主体性”意识与思想,也成为蔡英文出任民进党主席后处理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思维与原则。蔡英文在“十年政纲”中提出,“如果只想倚赖无常的善意,把自家祸福系在他人的喜怒当中,势必失去开拓新天地的动能与承担挑战的勇气,更失去宝贵的经济自主性”(11)。这一论述主要是批评马英九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过度依赖大陆的善意与支持,从而可能失去台湾经济的自主性。因此,“提升台湾的经济自主性”就成为蔡英文两岸经贸政策主张的核心,并作为“十年政纲”两岸经贸的主轴思维之一,提出“台湾应加强产业结构、强化企业管理与产品研发能力,永续台湾的经济自主性。台湾须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掌握关键性地位,继续保持技术领先,并以此为基础,与中国建立互惠而非让利、和平而非冲突、对等而非主从的经贸关系”。可见,坚持台湾经济的自主性、主体性与对等性,是蔡英文与民进党的两岸经贸政策的核心思想。另一方面,民进党不断攻击马英九当局的两岸政策尤其是两岸经济合作政策是“倾中卖台”,或“让台湾主权流失”,或“掏空台湾主权”,均是民进党“台湾主体意识”在经济领域的充分表现。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台湾主体意识”是一种防御性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意识,是针对两岸关系发展尤其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可能对台湾产生重大冲击而提出的一种维持台湾自主性与主体性的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两岸经贸交流与发展迅速,台湾经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性增强,台湾当局或“台独”分裂势力担心台湾融入中国经济体系,担心所谓“台湾向中国倾斜”,担心台湾与大陆的和平统一,为此提出要坚持台湾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要与中国(大陆)完全“对等”,就是要强调台湾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主体性,以对抗中国作为国家的主体性与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方性。
    三、“台湾主体意识”与“台湾意识”的差异性
    “台湾主体意识”与“台湾意识”有何差异或不同,是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台湾主体意识”与“台湾意识”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均强调以“台湾为核心”,“以台湾为中心”,强调台湾利益至上,台湾优先,但两者又是不同的,是有区别的,是有差异的。
    首先从时间点上看,“台湾意识”产生的历史较早,主要从20世纪70年代未开始,经过岛内三次学术论战逐步形成的。第一次是1977年前后的台湾乡土文学大论战,争论的重点是台湾乡土文学是否属于中国文学的一部分,是“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关系争论的开端。被称为“统派”文学家与学者的吕正惠教授曾撰文指出,在同一营垒中战斗的不少作家,称“乡土文学”的“乡土”不是指“中国”,而是特指“台湾”,或者认为“小乡土”的台湾才是真实存在的,“大乡土”的大陆只是“虚幻符号”(12)。有学者认为,台湾岛内“独派”学者将“乡愁文学”归于“中华民族主义”,却将“乡土文学”与“中华民族主义”或中华文化割裂开来,是本土的“台湾民族主义”。第二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台湾意识”大论战,也是在讨论“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的关系问题,以及“台湾意识”与“台独意识”的关系问题,其实已变为“统独”之争。国民党本土化政策的推动,“台湾意识”与“本土意识”开始合二为一,排他性上升,政治性增加。第三次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认识台湾”历史教科书引起的“台湾史”与“中国史”关系问题的讨论,逐渐形成“独派”历史观与统派历史观的大论战,即“中国作为国家主体性”与“台湾作为国家主体性”的斗争(13)。三次论战的核心或主轴是“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关系问题或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定位问题。
    “台湾主体意识”则出现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受到关注并被广泛讨论则是新世纪以来的事情,是民进党上台执政后大力宣传与培育的结果。“台湾主体意识”是在“台湾意识”基础上建立与发展起来的,而且逐渐取代了“台湾意识”。目前海峡两岸学术界主要讨论与争论的是“台湾主体意识”而不是“台湾意识”。台湾岛内已普遍认为“台湾主体意识”已成为当今台湾社会的主流意识,而不再讲“台湾意识”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意识。
    其次,“台湾意识”的内涵较“台湾主体意识”更广、更宽;“台湾主体意识”的内涵则较“台湾意识”更明确、更具体。“台湾意识”的直接含义或初始含义是一种地方意识,初期具有明确的台湾乡土情结与乡土意识。尽管后来,“台湾意识”的发展出现变化,尤其是不同政治势力或学者解读出现差异,绿营强烈强调它的“独立意识”,蓝营则强调“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的差异,大陆则强调它的地方意识与文化意识。但是事实上,“台湾意识”的形成过程中融合了包括复杂的乡土意识、省籍意识、悲情意识、反抗意识、出头天意识(当家作主意识)、认同意识、政治意识等,而“台湾主体意识”则更强调台湾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更具针对性,政治意识更明确,更强烈。
    再次,“台湾意识”与“台湾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不同的。“台湾意识”是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是大陆与台湾关系或海峡两岸关系历史发展演变的结果,是“自下而上”形成的,即先有民间的“台湾意识”,再有当局的“台湾意识”政策。“台湾主体意识”尽管也有台湾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但更重要的是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积极推动倡导相关政策的结果,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两岸关系对立与紧张,“台独”活动高涨,甚至“台独”势力掌权与执政)人为建构的,具有很大的主观成分,更多地体现出政党或政治人物意识形态色彩,是“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与意图。尤其是台湾当局将“台湾主体意识”作为执政的重要战略目标,采取一系列的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措施,强化“台湾主体意识”,进而让“台湾主体意识”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民众意识或社会意识。
    最后,“台湾主体意识”在台湾社会政治意识观念上更易被台湾民众接受与认同。“台湾主体意识”较“台湾意识”在政治含义上更直接,更明确,更强调与维护台湾的自主性或主体性;相对于政治目标更明确的“台独意识”,“台湾主体意识”则更有柔性与弱性,没有“台独意识”那样张扬与激烈,因此更易获得台湾民众接受与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台湾主体意识”也更具迷惑性,更具欺骗性,进一步阻碍了台湾内部“中国意识”与“中国认同”的存在与发展。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当今台湾社会政治认同上,“台湾主体意识”与“台湾意识”、“台独意识”的内涵逐渐趋于一致,没有本质的差异,只有概念上的不同与学者解读的不同,这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分析的重大课题。
    注释:
    ①杨艾俐:《选择永远维持现状之因》,台湾《旺报》2012年2月6日,C7版。
    ②戴国辉教授所提出台湾人该保持的主体性,并非当前所讨论的“台湾主体意识”的概念。
    ③武之璋:《台湾主体意识——台湾意识评议》,台湾“联合新闻网”博客,blog.udn.com/jasonwu0211/1326313,2007年10月26日。
    ④王晓波:《中国是台湾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台湾人民主体性的统一论》,第13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学术论文,2004年8月。
    ⑤⑧苏嘉宏:《台湾应有超越“台湾主体意识”的积极论述》,香港《中国评论》2007年7月。
    ⑥杨毅州、韩晨:《台湾“总统”选后社会新思潮研究》,全国台湾研究会(编)《两岸关系研究报告(2004-2005)》,九州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74-75页。
    ⑦章念驰:《“台湾主体意识”辨析与构建新型的两岸关系》,香港《中国评论》2006年第6期。
    ⑨林玉体:《台湾主体意识的延续与发展》,台湾《新世纪智库论坛》,第44期,2008年12月30日。
    ⑩宋东文:《“台湾主体意识”对两岸关系的制约影响与预测》,全国台联于2005年3月在安徽省举办的“第十二次台湾问题论坛”论文。
    (11)《十年政纲》,蔡英文竞选办公室,www.dpp.org.tw。
    (12)古远清:《略述岛内统派文学家的“中国意识”》,《台湾周刊》2008年第7期。
(13)1997年6月,新党“立法委员”李庆华首先发表《我对“国中”认识台湾教科书的质疑》一文,逐步在台湾学界与政界展开关于认识台湾历史教科书的大辩论。李理:《“去中国化”的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编纂》,《台湾研究集刊》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