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贩运防制法
发布时间:2014-03-11 来源:
人口贩运防制法
2009 年 1 月 23 日 公(发)布
第 1 条 为防制人口贩运行为及保护被害人权益,特制定本法。
第 2 条 本法用词,定义如下:
一、人口贩运:
(一)指意图使人从事性交易、劳动与报酬显不相当之工作或摘取他人器
官,而以强暴、胁迫、恐吓、拘禁、监控、药剂、催眠术、诈术、
故意隐瞒重要信息、不当债务约束、扣留重要文件、利用他人不能
、不知或难以求助之处境,或其他违反本人意愿之方法,从事招募
、买卖、质押、运送、交付、收受、藏匿、隐避、媒介、容留国内
外人口,或以前述方法使之从事性交易、劳动与报酬显不相当之工
作或摘取其器官。
(二)指意图使未满十八岁之人从事性交易、劳动与报酬显不相当之工作
或摘取其器官,而招募、买卖、质押、运送、交付、收受、藏匿、
隐避、媒介、容留未满十八岁之人,或使未满十八岁之人从事性交
易、劳动与报酬显不相当之工作或摘取其器官。
二、人口贩运罪:指从事人口贩运,而犯本法、刑法、劳动基准法、儿童
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条例或其他相关之罪。
三、不当债务约束:指以内容或清偿方式不确定或显不合理之债务约束他
人,使其从事性交易、提供劳务或摘取其器官,以履行或担保债务之
清偿。
第 3 条 本法所称主管机关:在中央为内政部;在直辖市为直辖市政府;在县(市
)为县(市)政府。
中央主管机关掌理下列事项:
一、人口贩运防制政策、法规与方案之研究、规划、订定、倡导及执行。
二、对直辖市、县(市)政府执行人口贩运防制事项之协调及督导。
三、人口贩运案件之查缉与犯罪案件之移送、人口贩运被害人之鉴别、人
口贩运被害人人身安全之保护等之规划、推动、督导及执行。
四、非持有事由为来台工作之停留或居留签证(以下简称工作签证)之人
口贩运被害人权益保障、安置保护、资源整合与转介、推动、督导及
执行。
五、人口贩运防制预防倡导与相关专业人员训练之规划、推动、督导及执
行。
六、地方政府及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推动人口贩运防制业务之辅导及协助
。
七、人口贩运案件资料之统整及公布。
八、国际人口贩运防制业务之联系、交流及合作。
九、其他全国性人口贩运防制有关事项之规划、督导及执行。
第 4 条 直辖市、县(市)政府应定期召开防制人口贩运协调联系会议,并指定专
责机关或单位,整合所属警政、卫政、社政、劳政与其他执行人口贩运防
制业务之机关、单位及人力,并协调内政部入出国及移民署所属各专勤队
或服务站,办理下列事项,必要时,并得请求司法机关协助:
一、中央人口贩运防制政策、法规与方案之执行及相关资源之整合。
二、人口贩运案件之查缉与犯罪案件之移送、人口贩运被害人之鉴别及人
身安全保护之执行。
三、人口贩运被害人指定传染病筛检、就医诊疗、验伤与采证、心理咨商
及心理治疗之协助提供。
四、居住台湾地区设有户籍国民之人口贩运被害人之权益保障、安置保护
及安置机构之监督、辅导。
五、人口贩运被害人就业服务、就业促进与保障、劳动权益、职场安全及
其他相关权益之规划、执行。
六、人口贩运案件资料之统计。
七、其他与人口贩运防制有关事项之执行。
第 5 条 本法所定事项,涉及中央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职掌者,由中央各目的事业
主管机关办理;其权责划分如下:
一、法务主管机关:人口贩运被害人鉴别法制事项、人口贩运罪之侦查与
起诉之规划、推动及督导。
二、卫生主管机关:人口贩运被害人指定传染病筛检、就医诊疗、验伤与
采证、心理咨商与心理治疗之规划、推动及督导。
三、劳工主管机关:人口贩运被害人就业服务、就业促进与保障、劳动权
益与职场安全卫生等政策、法规与方案之拟订、修正、持有工作签证
人口贩运被害人之安置保护、工作许可核发之规划、推动、督导及执
行。
四、海岸巡防主管机关:人口贩运案件之查缉与犯罪案件之移送、人口贩
运被害人之鉴别、人口贩运被害人人身安全保护之规划、推动、督导
及执行。
五、大陆事务主管机关:人口贩运案件涉及大陆地区、香港或澳门及其相
关事项之协调、联系及督导。
六、外交主管机关:人口贩运案件与人口贩运防制涉外事件之协调、联系
、国际情报交流共享、双边国家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之规划、推动及督
导。
七、其他人口贩运防制措施,由各相关目的事业主管机关依职权规划办理
。
第 6 条 中央主管机关应结合相关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地方政府及民间团体,积极
办理人口贩运之倡导、侦查、救援、保护、安置及送返原籍国(地)等相
关业务,并与国际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办理各项合作事宜,致力杜绝人口贩
运案件。
第 7 条 办理人口贩运案件之查缉、侦查、审理、被害人鉴别、救援、保护及安置
等人员应经相关专业训练。
第 8 条 人口贩运被害人及协助办理人口贩运案件之社工人员或相关专业人员,于
人口贩运案件侦查、审理期间,人身安全有危险之虞者,司法警察机关应
派员执行安全维护。
第 9 条 警察人员、移民管理人员、劳政人员、社政人员、医事人员、民政人员、
户政人员、教育人员、观光业及移民业务机构从业人员或其他执行人口贩
运防制业务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有疑似人口贩运案件,应立即通报
当地司法警察机关。司法警察机关接获通报后,应即接办处理及采取相关
保护措施。
前项以外之人知悉有疑似人口贩运案件时,得通报当地司法警察机关。
前二项通报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资识别其身分之信息,除法律另有
规定外,应予保密。
第 10 条 司法警察机关及劳工主管机关应设置检举通报窗口或报案专线。
第 11 条 司法警察机关查获或受理经通报之疑似人口贩运案件时,应即进行人口贩
运被害人之鉴别。
检察官侦查中,发现疑似人口贩运案件时,应即进行被害人之鉴别;法院
审理中,知悉有人口贩运嫌疑者,应立即移请检察官处理。
司法警察、检察官于人口贩运被害人鉴别中,必要时,得请求社工人员或
相关专业人员协助;疑似人口贩运被害人亦得请求社工人员或相关专业人
员协助。
鉴别人员实施人口贩运被害人鉴别前,应告知疑似人口贩运被害人后续处
理流程及相关保护措施。
第 12 条 疑似人口贩运被害人有诊疗必要者,司法警察应即通知辖区卫生主管机关
,并协助护送其至当地医疗机构接受诊疗及指定传染病之筛检。
疑似人口贩运被害人经筛检无传染之虞者,由司法警察机关协助依本法或
其他相关法律提供安置保护或予以收容。
第 13 条 人口贩运被害人为居住台湾地区设有户籍之国民,经直辖市、县(市)主
管机关评估有安置保护之必要者,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应依第十七
条规定提供安置保护。
第 14 条 疑似人口贩运被害人为台湾地区无户籍国民、外国人、无国籍人民、大陆
地区人民、香港或澳门居民,有合法有效之停(居)留许可者,应依第十
七条规定提供安置保护。其无合法有效之停(居)留许可者,于依第十一
条规定完成鉴别前,应与违反入出国(境)管理法规受收容之人分别收容
,并得依第十七条规定提供协助。
第 15 条 依前条分别收容之疑似人口贩运被害人,经鉴别为人口贩运被害人者,应
依第十七条规定提供安置保护,不适用入出国及移民法第三十八条、台湾
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十八条第二项及香港澳门关系条例第十四
条第二项有关收容之规定。
依前条安置保护之疑似人口贩运被害人,经鉴别为人口贩运被害人者,应
继续依第十七条规定提供安置保护。
第 16 条 经鉴别为人口贩运被害人,且无合法有效之停(居)留许可者,中央主管
机关应核发六个月以下效期之临时停留许可。
第 17 条 各级主管机关、劳工主管机关对于安置保护之人口贩运被害人及疑似人口
贩运被害人,应自行或委托民间团体,提供下列协助:
一、人身安全保护。
二、必要之医疗协助。
三、通译服务。
四、法律协助。
五、心理辅导及咨询服务。
六、于案件侦查或审理中陪同接受询(讯)问。
七、必要之经济补助。
八、其他必要之协助。
各级主管机关、劳工主管机关为安置保护人口贩运被害人及疑似人口贩运
被害人,应设置或指定适当处所为之;其安置保护程序、管理方式及其他
应遵行事项之规则,由中央主管机关会商中央劳工主管机关定之。
第 18 条 依前条第一项规定提供协助所需之费用及送返原籍国(地)之费用,应由
加害人负担;加害人有数人者,应负连带责任。
前项应由加害人负担之费用,由负责安置保护之各级主管机关或劳工主管
机关命加害人限期缴纳;届期未缴纳者,依法移送强制执行。
第 19 条 人口贩运被害人为台湾地区无户籍国民、外国人、无国籍人民、大陆地区
人民、香港或澳门居民,无合法有效之停(居)留许可,经安置保护并核
发临时停留许可后,有擅离安置处所或违反法规情事,经各级主管机关、
劳工主管机关认定为情节重大者,中央主管机关得废止其临时停留许可,
并得予以收容或遣送出境。
依前项规定遣送出境前,应先经司法机关同意。
第 20 条 为疑似人口贩运被害人或人口贩运被害人之儿童或少年,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优先适用儿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条例予以安置保护;该条例未规定者
,适用本法之规定:
一、经查获疑似从事性交易。
二、有前款所定情形,经法院依儿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条例审理认有从事
性交易。
第 21 条 因职务或业务知悉或持有人口贩运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
他足资识别其身分之资料者,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应予保密。
政府机关公示有关人口贩运案件之文书时,不得揭露前项人口贩运被害人
之个人身分信息。
第 22 条 广告物、出版品、广播、电视、电子讯号、因特网或其他媒体,不得报
导或记载人口贩运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资识别被害人身分之信息。但有
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经有行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
二、犯罪侦查机关依法认为有必要。
前项但书规定,于人口贩运被害人为儿童及少年者,不适用之。
第 23 条 人口贩运被害人于检察官侦查中或法院审理时到场作证,陈述自己见闻之
犯罪或事证,并依法接受对质及诘问,除依本法相关规定保护外,其不符
证人保护法规定者,得准用证人保护法第四条至第十四条、第二十条及第
二十一条规定。
人口贩运犯罪案件之检举人、告发人、告诉人或被害人,经检察官或法官
认有保护之必要者,准用证人保护法第四条至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项
、第二十条及第二十一条规定。
第 24 条 人口贩运被害人于侦查或审理中受讯问或诘问时,其法定代理人、配偶、
直系血亲或三亲等内旁系血亲、家长、家属、医师、心理师、辅导人员或
社工人员得陪同在场,并陈述意见;于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调查时,亦
同。
前项规定,于得陪同在场之人为人口贩运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时,不适用之
。
第 25 条 于侦查或审判中对人口贩运被害人为讯问、诘问或对质,得依声请或依职
权在法庭外为之,或利用声音、影像传真之科技设备或其他适当隔离方式
将被害人与被告隔离。
人口贩运被害人于境外时,得于我国驻外使领馆或代表处内,利用声音、
影像传真之科技设备为讯问、诘问。
第 26 条 司法警察、检察官、法院于调查、侦查及审理期间,应注意人口贩运被害
人之人身安全,必要时应将被害人与其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隔离。
第 27 条 人口贩运被害人于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于检察事务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调查中所为之陈述,经证明具有可信之特别情况,且为证明
犯罪事实之存否所必要者,得为证据:
一、因身心创伤无法陈述。
二、到庭后因身心压力,于讯问或诘问时,无法为完全之陈述或拒绝陈述
。
三、非在台湾地区或所在不明,而无法传唤或传唤不到。
第 28 条 人口贩运被害人为台湾地区无户籍国民、外国人、无国籍人民、大陆地区
人民、香港或澳门居民,无合法有效之停(居)留许可,经核发六个月以
下效期之临时停留许可者,中央主管机关得视案件侦办或审理情形,延长
其临时停(居)留许可。
前项人口贩运被害人持有合法有效之停(居)留许可者,中央主管机关得
视案件侦办或审理情形,延长其停(居)留许可。
人口贩运被害人因协助侦查或审判而于送返原籍国(地)后人身安全有危
险之虞者,中央主管机关得项目许可人口贩运被害人停留、居留。其在我
国合法连续居留五年,每年居住超过二百七十日者,得申请永久居留。专
案许可人口贩运被害人停留、居留及申请永久居留之程序、应备文件、资
格条件、核发证件种类、撤销或废止许可及其他应遵行事项之办法,由中
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一项及第二项人口贩运被害人得径向中央劳工主管机关申请工作许可,
不受就业服务法及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之限制
,其许可工作期间,不得逾停(居)留许可期间。
前项申请许可、撤销或废止许可、管理及其他应遵行事项之办法,由中央
劳工主管机关定之。
第 29 条 人口贩运被害人因被贩运而触犯其他刑罚或行政罚规定者,得减轻或免除
其责任。
第 30 条 人口贩运被害人为台湾地区无户籍国民、外国人、无国籍人民、大陆地区
人民、香港或澳门居民者,经司法机关认无继续协助侦查或审理必要时,
中央主管机关得协调相关机关或民间团体,联系被害人原籍国(地)之政
府机关、驻华使领馆或授权机构、非政府组织或其家属,尽速安排将其安
全送返原籍国(地)。
第 31 条 意图营利,利用不当债务约束或他人不能、不知或难以求助之处境,使人
从事性交易者,处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三百万元以
下罚金。
前项之未遂犯罚之。
第 32 条 意图营利,以强暴、胁迫、恐吓、拘禁、监控、药剂、诈术、催眠术或其
他违反本人意愿之方法,使人从事劳动与报酬显不相当之工作者,处七年
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五百万元以下罚金。
意图营利,利用不当债务约束或他人不能、不知或难以求助之处境,使人
从事劳动与报酬显不相当之工作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
一百万元以下罚金。
前二项之未遂犯罚之。
第 33 条 意图营利,招募、运送、交付、收受、藏匿、隐避、媒介、容留未满十八
岁之人,使之从事劳动与报酬显不相当之工作者,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并科新台币五百万元以下罚金。
前项之未遂犯罚之。
第 34 条 意图营利,以强暴、胁迫、恐吓、拘禁、监控、药剂、诈术、催眠术或其
他违反本人意愿之方法,摘取他人器官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并科
新台币七百万元以下罚金。
意图营利,利用不当债务约束或他人不能、不知或难以求助之处境,摘取
他人器官者,处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五百万元以
下罚金。
意图营利,招募、运送、交付、收受、藏匿、隐避、媒介、容留未满十八
岁之人,摘取其器官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七百万元以
下罚金。
前三项之未遂犯罚之。
第 35 条 犯人口贩运罪者,其因犯罪所得财物或财产上利益,除应发还被害人外,
不问属于加害人与否,没收之。全部或一部不能没收时,追征其价额或以
其财产抵偿之。
为保全前项财物或财产上利益追征或财产之抵偿,必要时,得酌量扣押其
财产。
依第一项没收之现金及变卖所得,由法务部拨交中央主管机关,作为补偿
人口贩运被害人之用。
前项没收之现金及变卖所得拨交及人口贩运被害人补偿之办法,由中央主
管机关会同法务部定之。
第 36 条 公务员包庇他人犯人口贩运罪者,依各该条之规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第 37 条 犯人口贩运罪自首或于侦查中自白,并提供数据因而查获其他正犯或共犯
者,减轻或免除其刑。
第 38 条 违反第二十二条规定者,由各该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处新台币六万元以上六
十万元以下罚锾,并得没入该条所定物品或实行其他必要之处置;其经命
限期改正,届期不改正者,得按次处罚之。但被害人死亡,经目的事业主
管机关权衡社会公益,认有报导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 39 条 法人之代表人、法人或自然人之代理人、受雇人或其他从业人员,因执行
业务犯人口贩运罪者,对该法人或自然人科以各该人口贩运罪所定罚金。
但法人之代表人或自然人对于违反之发生,已尽力为防止行为者,不在此
限。
第 40 条 中华民国船舶、航空器或其他运输工具所有人、营运人或船长、机长、其
他运输工具驾驶人从事人口贩运之运送行为者,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得处该
中华民国船舶、航空器或其他运输工具一定期间停驶,或废止其有关证照
,并得停止或废止该船长、机长或驾驶人之职业证照或资格。
第 41 条 无正当理由违反第九条第一项通报责任之规定者,处新台币六千元以上三
万元以下罚锾。
第 42 条 本法于中华民国领域外犯本法第三十一条至第三十四条之罪适用之。
第 43 条 本法规定,于军事法院及军事检察官受理之人口贩运罪案件,准用之。
第 44 条 本法施行细则,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 45 条 本法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