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缉私条例

发布时间:2014-03-13 来源:

海关缉私条例
2010 年 6 月 15 日 修正
 
第  1 条    (查缉之依据)
            私运货物进出口之查缉,由海关依本条例之规定为之。
 
第  2 条    (通商口岸)
            本条例称通商口岸,谓经政府开放对外贸易,并设有海关之港口、机场或
            商埠。
 
第  3 条    (私运货物进出口)
            本条例称私运货物进口、出口,谓规避检查、偷漏关税或逃避管制,未经
            向海关申报而运输货物进、出国境。但船舶清仓废品,经报关查验照章完
            税者,不在此限。
 
第  4 条    (报运货物进出口)
            本条例称报运货物进口、出口,谓依关税法及有关法令规定,向海关申报
            货物,经由通商口岸进口或出口。
 
第  5 条    (货价)
            依本条例所处罚锾以货价为准者,进口货物按完税价格计算,出口货物按
            离岸价格计算。
 
第  6 条    (查缉区域与场所)
            海关缉私,应在中华民国通商口岸,沿海二十四海里以内之水域,及依本
            条例或其他法律得为查缉之区域或场所为之。
 
第  7 条    (缉私工具)
            海关因缉私需要,得配置舰艇、航空器、车辆、武器、弹药及必要之器械
            ;其使用办法,由行政院定之。
            海关关员执行缉私职务时,得佩带武器、械弹。
 
第  8 条    (运输工具之查缉)
            海关因缉私必要,得命船舶、航空器、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停驶、回航或
            降落指定地点,其抗不遵照者,得射击之。但应仅以阻止继续行驶为目的
            。
 
第  9 条    (货物之查缉)
            海关因缉私必要,得对于进出口货物、通运货物、转运货物、保税货物、
            邮包、行李、运输工具、存放货物之仓库与场所及在场之关系人,实施检
            查。
 
第 10 条    (勘验、搜索)
            海关有正当理由认为违反本条例情事业已发生者,得勘验、搜索关系场所
            。勘验、搜索时,应邀同该场所占有人或其同居人、雇用人、邻人并当地
            警察在场见证。如在船舶、航空器、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施行勘验、搜索
            时,应邀同其管理人在场见证。
            前项关系场所如系政府机关或公营事业,勘验、搜索时,应会同该机关或
            事业指定人员办理。
 
第 11 条    (人身搜索)
            海关有正当理由认有身带物件足以构成违反本条例情事者,得令其交验该
            项物件;如经拒绝,得搜索其身体。搜索身体时,应有关员二人以上或关
            员以外之第三人在场。搜索妇女身体,应由女性关员行之。
 
第 12 条    (询问及笔录制作)
            海关因缉私必要,得询问嫌疑人、证人及其他关系人。
            前项询问,应作成笔录,其记载事项,准用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至第四
            十一条之规定。
 
第 13 条    (勘验、搜索时间)
            勘验、搜索不得在日没后日出前为之。但于日没前已开始施行而有继续之
            必要,或违反本条例之行为正在进行者,不在此限。
 
第 14 条    (勘验、搜索之笔录制作)
            勘验、搜索应将经过情形作成笔录,交被询问人或在场证人阅览后,一同
            签名或盖章。如有不能签名盖章或拒绝签名盖章者,由笔录制作人记明其
            事由。
 
第 15 条    (关员缉私之身份证明)
            海关关员执行缉私职务时,应着制服或佩徽章或提示足以证明其身分之其
            他凭证。
 
第 16 条    (查缉机关)
            海关缉私,遇有必要时,得请军警及其他有关机关协助之。
            军警机关在非通商口岸发觉违反本条例之情事时,得径行查缉。但应将查
            缉结果,连同缉获私货移送海关处理。
 
第 16-1 条  (发现犯罪嫌疑者之处理)
            海关执行缉私,或军警机关依前条协助缉私或径行查缉,发现有犯罪嫌疑
            者,应立即依法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第 17 条    (货物之扣押)
            海关查获货物认有违反本条例情事者,应予扣押。
            前项货物如系在运输工具内查获而情节重大者,为继续勘验与搜索,海关
            得扣押该运输工具。但以足供勘验与搜索之时间为限。
 
第 18 条    (运输工具之扣押)
            船舶、航空器、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依本条例应受或得受没入处分者,
            海关得予以扣押。
 
第 19 条    (扣押物之保管)
            扣押之货物或运输工具,因解送困难或保管不易者,得由海关查封后,交
            其所有人、管领人或持有人具结保管,或交当地公务机关保管。其交公务
            机关保管者,应通知其所有人、管领人或持有人。
 
第 20 条    (有腐败或重大损坏之虞及易生危险之扣押物之处置)
            扣押物有不能依前条规定处理或有腐败、毁损之虞者,海关得于案件确定
            前,公告变卖并保管其价金或径送有关机关处理,并通知其所有人、管领
            人或持有人。
            依前项规定处理之扣押物,得由海关酌予留样或拍照存证。
            易生危险之扣押物,得毁弃之。
 
第 21 条    (提供担保撤销扣押)
            扣押之货物或运输工具,得由其所有人、管领人或持有人向海关提供相当
            之保证金或其他担保,申请撤销扣押。
 
第 22 条    (扣押收据及加封)
            扣押,除准用第十三条及第十四条之规定外,应交付扣押收据,载明扣押
            物之名称、数量、扣押之地点及时间、所有人、管领人或持有人之姓名及
            其住居所,并由执行关员签名。
            扣押物应加封缄或其他标识,由扣押之机关或关员盖印。
 
第 23 条    (运输工具抗受查缉之处罚)
            船舶、航空器、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违反第八条规定而抗不遵照者,处
            船长或管领人二万元以上四万元以下罚锾;经查明以载运私货为主要目的
            者,并没入该运输工具。
 
第 24 条    (擅入非通商口岸之处罚)
            船舶、航空器、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未经允许擅自驶入非通商口岸者,
            没入之。但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经船长或管领人函报当地有关
            主管机关核实证明者,不在此限。
 
第 25 条    (船舶逃避查缉之处罚)
            船舶在沿海二十四海里界内,或经追缉逃出界外,将货物或货物有关文件
            毁坏或抛弃水中,以避免缉获者,处船长及行为人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
            下罚锾,并得没入该船舶。
 
第 26 条    (传送走私消息之处罚)
            发递有关走私信号,传送消息于私运货物进口或出口之运输工具者,处一
            万元以下罚锾。
 
第 27 条    (利用运输工具走私之处罚)
            以船舶、航空器、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私运货物进口、出口、起岸或搬
            移者,处船长或管领人新台币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锾;其情节经查
            明前述运送业者有包庇、唆使或以其他非正当方法,使其运输工具之工作
            人员走私货物进口或出口者,除依本条例或其他法律处罚外,并得停止该
            运输工具三十天以内之结关出口。
            前项运输工具以载运枪炮、弹药或毒品为主要目的者,没入之。
 
第 28 条    (擅自起卸货物之处罚)
            船舶、航空器、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未到达通商口岸之正当卸货地点,未
            经许可而擅行起卸货物或自用物品者,处船长或管领人以货价一倍至二倍
            之罚锾,并得将该货物及物品没入之。
            擅自转载、放置或收受前项货物、物品或帮同装卸者,依前项规定处罚。
 
第 29 条    (未经核准装卸货物之处罚)
            船舶、航空器、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到达通商口岸,未经海关核准而装卸
            货物者,处船长、管领人或行为人二万元以下罚锾。
 
第 30 条    (不依规定缴验舱口单或载货清单之处罚)
            船舶、航空器、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不依规定向海关缴验舱口单或载货
            清单,处船长或管领人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锾。
 
第 31 条    (货物未列入舱口单或载货清单之处罚)
            船舶、航空器、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所载货物,经海关查明有未列入舱口
            单或载货清单者,处船长、管领人四千元以上六万元以下罚锾。责任归属
            货主者,处罚货主。
            货物由二包以上合成一件,而未在舱口单或载货清单内注明者,依前项规
            定处罚。
            前二项货物、经海关查明未具有货物运送契约文件者,依第三十六条第一
            项及第三项论处。
 
第 31-1 条  (货物与记载不符者之处罚)
            船舶、航空器、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所载进口货物或转运本国其他港口之
            转运货物,经海关查明与舱口单、载货清单、转运舱单或运送契约文件所
            载不符者,没入其货物。但经证明确属误装者,不在此限。
 
第 32 条    (所载货物较舱口单或载货清单短少之处罚)
            船舶、航空器、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所载货物如较舱口单或载货清单所
            列者有短少时,处船长或管领人一万元以下罚锾。但经证明该项货物确系
            在沿途口岸误卸,或在上货口岸短装,或有其他正当理由者,免罚。
 
第 33 条    (不起岸物品未列单申报或申报不实之处罚)
            船用物料、船长所带包件及船员自用不起岸物品,未列单申报或申报不实
            者,处船长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锾,并得没入之。
 
第 34 条    (擅离口岸之处罚)
            船舶、航空器、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未向海关缴验出口舱口单或载货清
            单,并未经海关核准结关出口,而擅离口岸者,处船长或管领人二千元以
            上一万元以下罚锾。
 
第 35 条    (擅行移动搬运货物与涂改或拆封开锁之处罚)
            运输业或仓储业对于进出口货物、通运货物、转运货物、保税货物、邮包
            、行李、货柜,未在核定之时间及地点起卸、存放或未依规定加封者,处
            业主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锾。情节重大者得加倍处罚,经通知其改正
            仍不改正者,得连续处罚之。
            前项各类货物、邮包、行李或货柜存放于船舶、航空器、车辆、其他运输
            工具或其他处所,而在海关监管下或经海关加封、下锁,有擅行改装、移
            动、搬运、涂改标志号码或拆封、开锁者,依前项规定处罚。
 
第 36 条    (私运货物进出口与经营私运货物之处罚)
            私运货物进口、出口或经营私运货物者,处货价一倍至三倍之罚锾。
            起卸、装运、收受、藏匿、收买或代销私运货物者,处三万元以下罚锾;
            其招雇或引诱他人为之者,亦同。
            前二项私运货物没入之。
            不知为私运货物而有起卸、装运、收受、贮藏、购买或代销之行为,经海
            关查明属实者,免罚。
 
第 37 条    (报价货物进出口而得处罚情事)
            报运货物进口而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得视情节轻重,处以所漏进口税额二
            倍至五倍之罚锾,或没入或并没入其货物:
            一、虚报所运货物之名称、数量或重量。
            二、虚报所运货物之质量、价值或规格。
            三、缴验伪造、变造或不实之发票或凭证。
            四、其他违法行为。
            报运货物出口,有前项各款情事之一者,处一百万元以下之罚锾,并得没
            入其货物。
            有前二项情事之一而涉及逃避管制者,依前条第一项及第三项论处。
            冲退进口原料税捐之加工外销货物,报运出口而有第一项所列各款情事之
            一者,处以溢额冲退税额二倍至五倍之罚锾,并得没入其货物。
 
第 38 条    (得没入邮递之信函或包裹内货物或物品情事)
            邮递之信函或包裹,内有应课关税之货物或管制物品,其封皮上未正确载
            明该项货物或物品之质量、数额、重量、价值,亦未附有该项记载者,经
            查明有走私或逃避管制情事时,得没入其货物或物品,并通知进口收件人
            或出口寄件人。
 
第 39 条    (旅客行李得没入情事)
            旅客出入国境,携带应税货物或管制物品匿不申报或规避检查者,没入其
            货物,并得依第三十六条第一项论处。
            旅客报运不随身行李进口、出口,如有违法漏税情事,依第三十七条论处
            。
 
第 39-1 条  (报运进出口货物有非属真品平行输入之侵权处罚)
            报运之进出口货物,有非属真品平行输入之侵害专利权、商标权或著作权
            者,处货价一倍至三倍之罚锾,并没入其货物。但其他法令有特别规定者
            ,从其规定。
 
第 40 条    (持有进口货物发票预留空白文件之处罚)
            由国外寄递或携带入境或在国内持有,经国外发货厂商签字,可供填写作
            为进口货物发票之预留空白文件者,处持有人一万元以下罚锾,并没入其
            文件。
 
第 41 条    (于报单为不实记载之处罚)
            报关业者向海关递送报单,对于货物之重量、价值、数量、质量或其他事
            项,为不实记载者,处以所漏或冲退税额二倍至五倍之罚锾,并得停止其
            营业一个月至六个月;其情节重大者,并废止其报关业务证照。
            前项不实记载,如系由货主捏造所致,而非报关业者所知悉者,仅就货主
            依第三十七条规定处罚。
            第一项之不实记载等情事,如系报关业者与货主之共同行为,应分别处罚
            。
            第一项之不实记载,情节轻微而足以影响税捐征收者,处新台币六千元以
            上三万元以下罚锾。但不得逾该项规定所得处罚之最低数额。
 
第 41-1 条  (明知为不实登载之处罚)
            报关业者或货主明知为不实事项,而使运输业或仓储业登载于进口、出口
            货物之进、出站或进、出仓之有关文件上或使其为证明者,处新台币六千
            元以上六万元以下罚锾。
            运输业或仓储业,明知为不实事项而为登载或证明者,依前项规定处罚。
 
第 42 条    (单据账簿等之送验查阅抄录义务)
            海关对于报运货物进口、出口认有违法嫌疑时,得通知该进口商、出口商
            、货主或收货人,将该货物之发票、价单、账单及其他单据送验,并得查
            阅或抄录其与该货物进口、出口、买卖、成本价值、付款各情事有关之帐
            簿、信件或发票簿。
            不为送验或拒绝查阅抄录,或意图湮灭证据,将该项单据、账簿及其他有
            关文件藏匿或毁坏者,处二万元以下罚锾。
 
第 43 条    (以不正当方法请求免税、减税或退税之处罚)
            以不正当方法请求免税、减税或退税者,处所漏或冲退税额二倍至五倍之
            罚锾,并得没入其货物。
 
第 44 条    (追征税款与其期限)
            有违反本条例情事者,除依本条例有关规定处罚外,仍应追征其所漏或冲
            退之税款。但自其情事发生已满五年者,不得再为追征或处罚。
 
第 45 条    (累犯加重)
            追征或处罚之处分确定后,五年内再犯本条例同一规定之行为者,其罚锾
            得加重二分之一;犯三次以上者,得加重一倍。
 
第 45-1 条  (免罚)
            应依第三十六条第一项、第三十七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规定处以罚
            锾之案件,情节轻微者,得免予处罚。
            前项情节轻微之认定标准,由财政部定之。
 
第 46 条    (应制处分书送达)
            海关依本条例处分之缉私案件,应制作处分书送达受处分人。
            前项处分书之送达方法,准用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之规定。
 
第 47 条    (申请复查期限)
            受处分人不服前条处分者,得于收到处分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依规定格式
            ,以书面向原处分海关申请复查。
            海关应于接到复查申请书后二个月内为复查决定,并作成复查决定书;必
            要时,得予延长,并通知受处分人。延长以一次为限,最长不得逾二个月
            。
            复查决定书之正本,应于决定后十五日内送达受处分人。
 
第 48 条    (依法提起诉愿及行政诉讼)
            受处分人对海关之复查决定如有不服,得依法提起诉愿及行政诉讼。
 
第 49 条    (得令异议人缴纳保证金或提供同额担保)
            声明异议案件,如无扣押物或扣押物不足抵付罚锾或追征税款者,海关得
            限期于十四日内缴纳原处分或不足金额二分之一保证金或提供同额担保,
            逾期不为缴纳或提供担保者,其异议不予受理。
 
第 49-1 条  (得声请假扣押或假处分)
            受处分人未经扣押货物或提供适当担保者,海关为防止其隐匿或移转财产
            以逃避执行,得于处分书送达后,声请法院假扣押或假处分,并免提担保
            。但受处分人已提供相当财产保证者,应即声请撤销或免为假扣押或假处
            分。
            关税法第四条之二及第二十五条之一之规定,于依本条例所处之罚锾准用
            之。
 
第 50 条    (保证金抵付或抵押物变价取偿)
            依本条例处分确定案件,收到海关通知后三十日内未将税款及罚锾缴纳者
            ,得以保证金抵付或就扣押物或担保品变价取偿。有余发还,不足追征。
            前项变价,应以拍卖方式为之,并应于拍卖五日前通知受处分人。
 
第 51 条    (移送法院强制执行)
            未依前条规定缴纳税款及罚锾而无保证金抵付,亦无扣押物或担保品足以
            变价取偿,或抵付、变价取偿尚有不足者,移送法院强制执行;海关并得
            停止受处分人在任何口岸报运货物进口、出口,至税款及罚锾缴清之日止
            。
 
第 52 条    (停止运输工具在任何口岸结关出口)
            进出口之船舶、航空器、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之服务人员欠缴各项进口税
            捐或罚锾而无保证或其他担保足以取偿者,海关得停止该船舶、航空器、
            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在任何口岸结关出口,至取得清缴保证之日止。
 
第 53 条    (得购回之没入物品)
            没入处分确定后,受处分人得依法缴纳税捐,申请依核定货价备款购回左
            列货物或物品:
            一、准许进口或出口者。
            二、经管制进口或出口货价在十五万元以下者。但体积过巨或易于损坏变
              质,或其他不易拍卖或处理者,得不受货价十五万元以下之限制。
            违禁物品或禁止进口或出口货物,不适用前项之规定。
 
第 54 条    (施行日)
            本条例自公布尔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