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愿法

发布时间:2014-02-27 来源:

请愿法
1969年 12 月 18 日 修正】
 
第  1 条    (适用范围)
            人民请愿,依本法之规定。
 
第  2 条    (得请愿之事项及受理机关)
            人民对国家政策、公共利害或其权益之维护,得向职权所属之民意机关或
            主管行政机关请愿。
 
第  3 条    (请愿事项不得抵触宪法或干预审判)
            人民请愿事项,不得抵触宪法或干预审判。
 
第  4 条    (应提起诉讼或诉愿事项不得请愿)
            人民对于依法应提起诉讼或诉愿之事项,不得请愿。
 
第  5 条    (请愿书之应记载事项)
            人民请愿应备具请愿书,载明左列事项,由请愿人或请愿团体及其负责人
            签章:
             一 请愿人之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住址;请愿人为团体时
               ,其团体之名称、地址及其负责人。
             二 请愿所基之事实、理由及其愿望。
             三 受理请愿之机关。
             四 中华民国年、月、日。
 
第  6 条    (集体请愿之陈述应推代表为之)
            人民集体向各机关请愿,面递请愿书,有所陈述时,应推代表为之;其代
            表人数,不得逾十人。
 
第  7 条    (受理机关得通知请愿人前来答询)
            各机关处理请愿案件时,得通知请愿人或请愿人所推代表前来,以备答询
            ;其代表人数,不得逾十人。
 
第  8 条    (请愿案件之结果应通知请愿人)
            各机关处理请愿案件,应将其结果通知请愿人;如请愿事项非其职掌,应
            将所当投递之机关通知请愿人。
 
第  9 条    (对请愿人不得胁迫或歧视)
            受理请愿机关或请愿人所属机关之首长,对于请愿人不得有胁迫行为或因
            其请愿而有所歧视。
 
第 10 条    (民意机关代表请愿时之准用规定)
            地方民意机关代表人民向有关民意机关请愿时,准用本法之规定。
 
第 11 条    (请愿时不得有暴行等不法行为)
            人民请愿时,不得有聚众胁迫、妨害秩序、妨害公务或其他不法情事;违
            者,除依法制止或处罚外,受理请愿机关得不受理其请愿。
 
第 12 条    (施行日)
            本法自公布尔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