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行法施行细则
发布时间:2014-02-27 来源:
行政执行法施行细则
2010年 6 月 15 日 修正
第 1 条 本细则依行政执行法(以下简称本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订定之。
第 2 条 本法第二条所称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如下:
一、税款、滞纳金、滞报费、利息、滞报金、怠报金及短估金。
二、罚锾及怠金。
三、代履行费用。
四、其他公法上应给付金钱之义务。
第 3 条 本法第三条所定以适当之方法为之,不得逾达成执行目的之必要限度,指
于行政执行时,应依下列原则为之:
一、采取之执行方法须有助于执行目的之达成。
二、有多种同样能达成执行目的之执行方法时,应选择对义务人、应受执
行人及公众损害最少之方法为之。
三、采取之执行方法所造成之损害不得与欲达成执行目的之利益显失均衡
。
第 4 条 本法第四条第一项所称原处分机关,其认定以实施行政处分时之名义为准
。但上级机关本于法定职权所为之行政处分,交由下级机关执行者,以该
上级机关为原处分机关。
第 5 条 本法第四条第一项所称该管行政机关,指相关法令之主管机关或依法得为
实时强制之机关。
第 6 条 本法第四条第一项所定之原处分机关或该管行政机关经裁撤或改组时,以
承受其业务之机关为执行机关;无承受其业务之机关者,以其上级机关为
执行机关。
第 6-1 条 法务部行政执行署所属行政执行处为执行本法第四条第一项之公法上金钱
给付义务事项,得将权限之一部分委托民间团体或个人办理。
第 7 条 本法第五条第一项所称其他休息日,指应放假之纪念日及其他由中央人事
主管机关规定应放假之日。
第 8 条 本法第五条第一项及第二项所称夜间,指日出前、日没后。
第 9 条 行政执行应作成执行笔录。但直接强制或实时强制,因情况急迫或其他原
因,不能作成执行笔录者,得以报告书代之。
第 10 条 行为或不行为义务之执行及实时强制之执行笔录,应载明下列事项:
一、执行所依据之行政处分或法令规定及其内容。
二、义务人或应受执行人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国民身分证统一编
号、职业及居住所;其为法人或其他设有负责人、管理人或代表人之
团体者,其名称、事务所或营业所,及负责人、管理人或代表人之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国民身分证统一编号、职业及住居所。
三、应执行标的所在地、种类、数量、质量及其他应记明事项。
四、执行方法。转换执行方法或终止执行者,其事由。
五、声明异议者,异议人之姓名、关系、异议事由及对声明异议之处置。
六、请求协助执行者,其事由及被请求协助机关名称。
七、执行人员及在场之人签名。在场之人拒签者,其事由。
八、执行处所及执行之年、月、日、时。
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逾期不履行,经移送行政执行处执行者,其执行笔录
应记载之事项,准用强制执行法有关规定。
第 11 条 执行机关依本法第五条第一项但书规定于夜间、星期日或其他休息日执行
者,应将情况急迫或征得义务人同意之情形,记明于执行笔录或报告书。
第 12 条 执行人员于行为或不行为义务之强制执行及实时强制时,应由义务人或可
为其代表之人在场;如无此等人在场时,得由邻居或就近自治团体之职员
在场。
第 13 条 执行机关为依本法第六条规定于必要时请求其他机关协助执行,得视事实
需要会商相关机关订定协调联系注意事项。
第 14 条 执行机关执行时,应依职权调查有无本法第八条第一项各款所定情形。
行政执行有本法第八条第一项各款所定情形之一者,义务人或利害关系人
得陈明理由并检附有关文件,申请执行机关终止执行。
执行机关终止执行时,应通知义务人及利害关系人。
第 15 条 义务人或利害关系人依本法第九条第一项规定声明异议者,应以书面为之
。但执行时得当场以言词为之,并由执行人员载明于执行笔录。
第 16 条 本法第九条第二项所称直接上级主管机关,于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执行事
件,系指法务部行政执行署。
第 17 条 直接上级主管机关对于执行机关依本法第九条第二项规定送请决定之声明
异议事件,认其异议有理由者,应命执行机关停止执行,并撤销或更正已
为之执行行为;认其异议无理由者,应附理由驳回之。
前项决定,应以书面通知原执行机关及异议人。
不服中央各院之行政执行而声明异议,经各该院认其异议无理由者,由该
院附具理由驳回之,并以书面通知异议人。
第 18 条 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之执行事件,第三人就执行标的物认有足以排除执行
之权利时,得于执行程序终结前,依强制执行法第十五条规定向管辖法院
提起民事诉讼。
第 19 条 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事件移送行政执行处执行前,除法令另有规定或以执
行凭证移送执行者外,宜由原处分机关或该管行政机关尽量催缴。
第 20 条 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之执行,应以执行标的物所在地之该管行政执行处为
执行机关;其不在同一行政执行处辖区者,得向其中任一行政执行处为之
。
应执行之标的物所在地不明者,由义务人之住居所、公务所、事务所或营
业所所在地之行政执行处管辖。
受理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执行事件之行政执行处,须在他行政执行处辖区
内为执行行为时,应嘱托该他行政执行处为之。
第 21 条 行政执行处依本法第十一条第一项规定,对于主管机关移送之公法上金钱
给付义务执行事件,就义务人财产为执行时,移送机关应指派熟谙业务法
令之人员协助配合执行。
第 22 条 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执行事件移送该管行政执行处时,应以一执行名义为
一案,并以一案为一号。
第 23 条 移送机关移送行政执行处执行之移送书及相关文件之格式,由法务部行政
执行署定之。
第 24 条 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执行事件移送该管行政执行处后,移送机关得于执行
终结前撤回之。但于拍定后拍卖物所有权移转前撤回者,应得拍定人之同
意。
第 25 条 行政执行处就已查封之财产不再继续执行时,如有执行法院函送并办之事
件,应维持已实施之执行程序原状,并依强制执行法第三十三条之一第三
项规定将有关卷宗送由执行法院继续执行。
第 26 条 行政执行处依强制执行法第三十三条之二第一项规定将执行事件函送执行
法院并办时,应叙明如执行法院就已查封之财产不再继续执行时,应依同
条第二项规定维持已实施之执行程序原状,并将有关卷宗送由行政执行处
继续执行之意旨。
第 27 条 义务人依其经济状况或因天灾、事变致遭受重大财产损失,无法一次完纳
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者,行政执行处于征得移送机关同意后,得酌情核准
其分期缴纳。经核准分期缴纳,而未依限缴纳者,行政执行处得废止之。
第 28 条 行政执行处依本法第十七条第一项规定限制义务人之住居者,应通知义务
人及有关机关。
第 29 条 行政执行处依本法第十七条第三项、第六项规定向法院声请拘提、管收,
应具声请书及声请拘提、管收所必要之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并释明之。
行政执行处向法院声请管收时,应将被声请管收人一并送交法院。
第 30 条 拍卖、鉴价、估价、查询、登报、保管及其他因强制执行所支出之必要费
用,移送机关应代为预纳,并依本法第二十五条但书规定向义务人取偿。
第 31 条 执行机关依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项第二款规定执行封闭时,应派员将处分
文书及封闭范围之图说明显揭示于该封闭处所,并于各出入口设置障碍物
。
第 32 条 执行机关依本法第二十九条第一项规定,委托第三人或指定人员代履行时
,应以文书载明下列事项,送达于义务人:
一、执行机关及义务人。
二、受委托之第三人或指定之人员。
三、代履行之标的。
四、代履行费用之数额、缴纳处所及期限。
五、代履行之期日。
第 33 条 受委托之第三人于代履行时,有本法第六条第一项第三款至第五款规定情
事者,应即通知执行机关。
第 34 条 执行机关依本法第三十条或第三十一条规定处以怠金时,应以文书载明下
列事项送达于义务人:
一、执行机关及义务人。
二、应履行之行为或不行为义务与其依据及履行期限。
三、处以怠金之事由及金额。
四、怠金之缴纳期限及处所。
五、不依限缴纳时将予强制执行之意旨。
第 35 条 依本法第三十七条执行对于人之管束时,执行人员应即将管束原因及概略
经过报告主管长官;执行机关并应尽速将管束原因,告知本人及其配偶、
法定代理人、指定之亲友或其他适当之机关(构)。但不能告知者,不在
此限。
第 36 条 对于人之管束,应注意其身体及名誉。执行人员以强制力实施者,不得逾
必要之程度。
第 37 条 依本法第三十八条执行物之扣留时,执行机关应制作收据,详载扣留物之
名称、数量,付与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
前项扣留物不便保管或搬运者,得予封存,命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出
据看守或保管。
第 38 条 扣留之物,依法应没收、没入、毁弃或应变价发还者,执行机关应即自行
或移送有关机关依相关法令规定程序办理,并通知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
人。
扣留之物,依本法第三十八条第二项但书规定延长扣留期间者,应将其原
因通知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
第 39 条 扣留之物,依本法第三十八条第三项规定应发还或变价发还者,执行机关
应以书面通知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出据具领;其经封存者,应予启封
。
第 40 条 依本法第四十一条请求,特别损失之补偿时,请求人或其代理人应以书面
载明下列事项,并于签名或盖章后,向执行机关提出:
一、请求人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国民身分证统一编号、职业及住
居所。
二、有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国民身分证统一编号、职
业及住居所或事务所。
三、请求补偿之原因事实、理由及证据。
四、请求补偿之金额。
五、执行机关。
六、年、月、日。
第 41 条 执行机关对于特别损失补偿之请求,应于收到请求书后三十日内决定之。
执行机关为补偿之决定者,应以书面载明补偿之金额,通知请求人或其代
理人出据具领;为不予补偿之决定者,应以书面载明理由,通知请求人或
其代理人。
第 42 条 本法修正施行前之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强制执行事件,于本法修正施行后
尚未移送法院强制执行者,由主管机关移送该管行政执行处依本法规定执
行之;其已移送法院强制执行尚未终结者,系属之法院应维持已实施之执
行程序原状,并将有关卷宗送由该管行政执行处依本法规定继续执行之。
第 43 条 本细则自本法修正条文施行之日施行。
本细则修正条文自发布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