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施行细则

发布时间:2014-02-28 来源:

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施行细则
2012年 7 月 9 日 修正
 
第  1 条    本细则依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本法)第一百十七条规
            定订定之。
 
第  2 条    本法第七条第二项第六款所定警政主管机关之触法预防,包括执行本法第
            四十三条及第四十七条儿童及少年禁制行为之查察、劝导及制止;同条第
            二项第七款所定法务主管机关之触法预防,包括协调联系,调整防制策略
            ,发挥防制儿童及少年犯罪之功能。
 
第  3 条    本法第十一条所定政府应培养儿童及少年福利专业人员,除由高级中等以
            上学校相关院、所、系、科及学位学程培植外,得委托有关机关、学校、
            团体选训。
            本法第十一条所定政府应定期举行职前训练及在职训练,每年至少办理一
            次。
 
第  4 条    本法第十二条第三款所定依本法所处之罚锾,应全数供作促进儿童及少年
            福利业务之经费使用。
 
第  5 条    本法第十四条第一项所定七日内,自胎儿出生之翌日起算,并以网络通报
            日或发信邮戳日为通报日;非以网络通报或邮寄者,以主管机关收受日为
            通报日。
 
第  6 条    本法第十七条第二项第一款、第十九条第二项及第二十一条第二项所称专
            业人员,指经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及格之社会工作师、医师、护理师
            、临床心理师、咨商心理师及物理治疗师。
 
第  7 条    本法第二十三条第一项第六款及第十二款所定自立生活,包括下列事项:
            一、培养生涯规划、生活自理、社交技能及财务管理等适应社会能力。
            二、提供职业训练及就业媒合服务。
            三、提供小区觅屋、租屋协助及相关信息等服务。
 
第  8 条    本法所称早期疗育,指由社会福利、卫生、教育等专业人员以团队合作方
            式,依未满六岁之发展迟缓儿童及其家庭之个别需求,提供必要之治疗、
            教育、咨询、转介、安置与其他服务及照顾。
            经早期疗育后仍不能改善者,辅导其依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相关规定申
            请身心障碍鉴定。
 
第  9 条    本法所称发展迟缓儿童,指在认知发展、生理发展、语言及沟通发展、心
            理社会发展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有疑似异常或可预期有发展异常情形
            ,并经卫生主管机关认可之医院评估确认,发给证明之儿童。
            经评估为发展迟缓儿童,每年至少应再评估一次。
 
第 10 条    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依本法第二十三条第一项第八款、第五十六条
            第一项或第六十二条第一项规定安置儿童及少年,应循下列顺序为原则:
            一、安置于合适之亲属家庭。
            二、安置于已登记合格之寄养家庭。
            三、收容于经核准立案之儿童及少年安置及教养机构。
            四、收容于其他安置机构。
 
第 11 条    警察机关、学校或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发现儿童及少年有本法第四
            十三条第一项第一款或第三款情形,应予以劝导制止,并酌情通知儿童及
            少年之父母、监护人或实际照顾之人加强管教。
            供应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项第一款或第三款物品者,对接受供应者是否已
            满十八岁有怀疑时,应请其出示身分证明;无身分证明或不出示证明者,
            应拒绝供应。
 
第 12 条    本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营业场所之负责人应于场所入口明显处,张贴禁止
            未满十八岁之儿童及少年进入之标志。对顾客之年龄有怀疑时,应请其出
            示身分证明;无身分证明或不出示证明者,应拒绝其进入该场所。
 
第 13 条    本法第五十一条所称需要特别看护之儿童及少年,指罹患疾病、身体受伤
            或身心障碍不能自理生活者。
 
第 14 条    本法第五十一条所定不适当之人,指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一、无行为能力人。
            二、七岁以上未满十二岁之儿童。
            三、有法定传染病者。
            四、身心有严重缺陷者。
            五、其他有影响受照顾儿童及少年安全之虞者。
 
第 15 条    依本法第六十条第三项规定申请探视,应以书面为之。直辖市、县(市)
            主管机关应就会面过程做成纪录。
 
第 16 条    本法第六十一条第二项所定社会工作人员,包括下列人员:
            一、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编制内或聘雇之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人员
              。
            二、受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委托之社会福利团体、机构之社会工作
              人员或执业之社会工作师。
            三、医疗机构之社会工作人员。
 
第 17 条    本法第六十二条第一项所定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致无法正常生活于其家庭
            者,由居住地主管机关认定之;必要时,得洽商有关机关认定之。
 
第 18 条    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对依本法安置之儿童、少年及其家庭,应进行
            个案调查、咨询,并提供家庭服务。
            依本法处理儿童及少年个案时,当地主管机关应通知其居住地及户籍所在
            地主管机关提供数据;认为有续予救助、辅导或保护儿童及少年之必要者
            ,得移送儿童及少年户籍所在地之主管机关处理。
 
第 19 条    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发现接受安置之儿童及少年,与其交付安置之
            亲属家庭、寄养家庭或机构间发生失调情形者,应协调处理之;其不能适
            应生活者,应另行安置之。
 
第 20 条    依本法第六十六条第一项规定建立之个案数据,应记载下列事项:
            一、儿童及少年及其家庭、关系人概况。
            二、个案问题概述。
            三、个案分析及评估。
            四、个案处遇结果评估。
            五、个案访视调查及追踪报告。
 
第 21 条    本法第六十九条第一项至第三项所定其他足以识别身分之信息,包括儿童
            及少年照片或影像、声音、住所、亲属姓名或其关系、就读学校或其班级
            等个人基本资料。
 
第 22 条    本法第六十九条第二项所称前项第三款规定之情形,指儿童及少年为各该
            事件之当事人或关系人,依法须向该儿童及少年为公示送达者。
 
第 23 条    儿童及少年福利机构之目的事业,应受各该目的事业主管机关之辅导、监
            督。
 
第 24 条    主管机关依本法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八条规定通知儿
            童及少年福利机构限期改善时,应要求受处分者提出改善计划书,并由主
            管机关会同目的事业主管机关评估其改善情形。
 
第 25 条    本细则自发布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