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文选 >

朱新民:两岸政治定位与一中框架创新突破之探讨(201312)

发布时间:2014-04-02 来源:

 

两岸政治定位与一中框架创新突破之探讨

 
    作者: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朱新民
    文章來源:《中国评论》月刊2013年12月号
 
  自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在两岸当局与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互信基础上,两岸实现了和解,开展了以“和平发展为主轴”的两岸关系,共同缔造了六十多年来最和平的台海情势。个人认为,过去五年来两岸间共创最珍贵难得的成果就是替两岸人民赢得“稳定的和平”,这个成果的维护与巩固仍须不断的呵护与灌溉。
 
  然而,不可否认的,两岸关系的全面解决还在于两岸“政治关系的合情合理的安排”,而其中“两岸的政治定位”就是两岸政治关系中最根本最关键的部分。为探索两岸关系的创新与突破,以下仅针对“两岸政治定位与一中框架”进行系统性结构性辩证性之省思,提供以下个人研究心得以供参考指教。
   两岸关系中九二共识的局限
 
  自2008年5月两岸建立起以九二共识做为两岸政治互信基础以来,如何巩固与深化这个九二共识的基础,就是两岸关系发展上最重要的政治工程,甚至于中共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把九二共识列入了党的正式文件,这些都说明了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中的性质与角色仍不断遭到质疑挑战,这包含了以下重要部分:
 
  第一,九二共识做为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其基本精神是“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两岸秉持“对话、协商、和平”的方式开展两岸关系。换言之,两岸基于九二共识的基础,暂时搁置了“主权争议”,以战略模糊方式“求同存异”。正是因为两岸暂时搁置了最敏感最根本的主权争议问题,两岸才能在政治领域以外的经贸、文教、社会、民间的领域达成来往与合作。因此,九二共识只是让两岸在根本性的主权争议上采取“被搁置、被冻结”的状态,但是并没有达到主权争议的化解与突破。而所谓主权争议的核心就是两岸政治关系的政治定位问题,也就是大陆如何客观务实的面对“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总统”的客观存在的课题。
 
  第二,九二共识固然是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但是两岸在态度上与认知上都存在着差异。对台湾而言,九二共识的意涵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对大陆而言,却是“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两岸对于九二共识的差异让九二共识的巩固与深化面临挑战。对大陆而言,台湾方面对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一再表述,让九二共识偏离了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恐怕已经出现了“九二异化”的问题,发展成“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错误认知,因此开始强调要用“一中框架”来框住“九二共识”。另外台湾方面认为,大陆虽然没有正式公开“否认”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但是大陆也没有正式公开“承认”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而且,大陆官方与高层在重要场合都只是一再强调“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因此对台湾而言大陆强调九二共识的战略目的只是想把台湾框住在“两岸关系”之中,让台湾在区域整合与全球参与上受到一中原则的制约。
 
  第三,两岸达成以九二共识做为政治互信基础实属不易。事实上,在2012年台湾进行“总统”大选时九二共识还成为最具争议的选战焦点,最终台湾人民选择接受了九二共识,但这不表示九二共识在台湾内部全然没有争议与挑战。首先是民进党基本上仍不承认不接受九二共识。民进党主张一九九二年是有一个九二会谈,但是没有得出九二共识这“四个字”,也根本不存在九二共识这份“文件”,民进党一直把九二共识视为是国民党与中共之间的“国共两党共识”,而不是两岸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两岸共识”。另外,一般舆论与人民多数认为九二共识顶多只能做为两岸事务性谈判协商的基础,当两岸可能迈入深水区政治性议题的对话时候,九二共识能否承受这个重担就备受考验。
  大陆强调一中框架战略设计之分析
 
  在探讨两岸政治定位的政治关系时,我们仍要深刻研究为什么两岸在2008年才实现达成以九二共识做为两岸政治互信基础。客观分析,中共的对台政策基本立场是坚持“一个中国”、“一国两制”与“和平统一”。中共高举这些对台政策的原则与主张,在实现两岸统一的道路上不但没有实质进展,反而因为遭到台湾当局与人民的疑虑与反对,离两岸统一更加遥远。
 
  基于2008年以前两岸对峙的僵局,大陆当局认识到应更加的理解台湾人民的心理,应更多的面对台湾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大陆仍坚持一中原则但也容许各自表述。大陆仍主张和平统一但现阶段强调以和平发展为主轴。在大陆对台政策的弹性宽松下,两岸才在马英九2008年胜选“总统”大选之后,达成了以九二共识为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中共接受九二共识是着眼于能够打开两岸的僵局,让两岸关系从对峙与隔离走向和解与交流。在九二共识达成后,两岸开展了经济、文教、社会、民间的全面性制度性的交流。大陆的对台政策战略目标就是要让两岸的交流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力量,进而形成一种格局一种制约,这就是现在大陆经常提到的“一中框架”的说法。
 
  2012年11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此外还提出“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晤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表示“……只要两岸双方都秉持民族大义,巩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增进共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认知,两岸各领域合作的前景就是宽广和光明的。”
 
  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对两岸关系提出了“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的四点意见。习近平并且指出“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同属一个中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国共两党理应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共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两党应以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重,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
  从以上大陆领导人对台政策的方针中可以分析出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在中共的对台政策方针中,“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共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三个概念,是环环相扣是相辅相成的。其核心意涵就是尽管大陆和台湾尚未统一,但是在“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前提下,台湾是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现阶段以一中框架做为主要的论述名词,一则用框架来确定一中原则,另则以框架来呈现一中原则的弹性与空间。
 
  第二,前总书记胡锦涛强调;“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增进共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认知,两岸各领域合作的前提就是宽广和光明的。”从以上论述可知,大陆认为台湾方面对于一中框架在认知上的“维护与巩固”上不够深化与全面,因此在两岸对一中框架的维护与巩固还没有达到全面性深刻性甚至于制度性之成熟时,大陆不可能在台湾最在意最需求的“政治定位”问题上会有更大的弹性与空间。现阶段中共要求巩固维护一中框架是“实”,而愿意和台湾探讨及对两岸政治关系作合情合理的安排就是“虚”,或者说是一种引起台湾兴趣及进入政治对话与谈判的诱因。
 
  大陆政协主席俞正声表示:“你问我,什么是合情合理的安排;我也在想,什么叫做合情合理的安排。”因此可见大陆当局其实对什么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安排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客观来说,当大陆当局一再催促两岸应该进行政治对话与政治谈判时,大陆对于两岸政治定位的关系应该是已有完整配套的计划方案,而不是一再的重复强调“合情合理”的感性诉求,而是应该主动积极的提出全盘方案。但是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只是一再听到大陆要巩固一中框架的认知,以及强调抽象性情感性的合情合理安排的诉求,但是却一直没有提出具体方案,例如“一国两府”、“一中两国”、“大屋顶中国”或者“两德模式”、“欧盟模式”、“联邦体制”、“邦联体制”,又或者是大陆自己所建构的可行的具体步骤模式。在这种情境与态度上,两岸政治定位的探讨就很容易变成只是一种“文宣战”、“舆论战”与“心理战”,距离实际上如何化解两岸政治难题还有一段相当的距离。
 
  第三,大陆不断强调一中框架的战略设计,一方面是用一中框架来巩固九二共识,另方面更是用一中框架来“框住”九二共识,避免九二共识有越来越偏离一中原则的危机。
  面对大陆不断催促两岸进行政治对话与政治谈判的压力,以及大陆要求两岸增进与巩固对于一中框架认知的要求,吴伯雄荣誉主席于2013年6月13日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习近平总书记。吴荣誉主席在会见时说“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主张一个中国原则,都用一个中国框架来定位两岸关系,而非‘国与国’的关系。九二共识的精髓就是求同存异、搁置争议、务实协商、共创双赢。”吴主席接着还说“马主席重申,不会推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的立场,再度坚持了中国国民党的一贯路线,相信增强了国共两党、两岸双方的政治互信。”就此而言,大陆近期的一中框架的战略设计诉求,终于催出了马英九政府明白宣示两岸关系中两岸都主张一个中国的确认,以及明白宣示用“一中架构”来定位两岸关系。这可以说是大陆提出一中框架诉求的重大政治成果。这个重大的政治成果让两岸政治关系注入了新的能量,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门槛与挑战。
 
  马英九政府对两岸政治定位的战略设计
 
  两岸关系是一个涉及到单边主义、双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地缘性、结构性、战略性的复杂辩证性问题。台湾在决定大陆政策时,必然要考虑到如何在台湾、大陆与国际三个因素中求取最大的平衡与利益。在考虑到两岸客观大小之差距及大陆整体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因素下,台湾要在维护安全生存、对等尊严、和平共存等前提下设计出与大陆能和平发展的稳定和制度化的安排,实属高难度的战略思考。
 
  马英九上任以来,他所宣示的大陆政策的内涵,包括与两岸政治关系政治定位相关的主张,主要包括以下重点:
 
  第一,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马英九认为这是台湾内部的主流意见,可以称为“台湾共识”。不统、不独、不武的精神就是维持台海现状,保障两岸和平的发展。
 
  第二,马英九强调,两岸关系并非“国与国”的关系,而是一种特殊关系。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是基于“中华民国宪法”及相关特定法律之规范作依据。在此前提下,台湾努力确保两岸间不会产生“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的误解。这是两岸关系能和平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三,根据“中华民国宪法”的立场,在“中华民国宪法”体系的一中原则与一中架构下,两岸应采取“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务实态度来定位两岸的政治关系。
  综合以上马英九大陆政策的论述重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基本分析:
 
  第一,马英九是以“中华民国宪法”来定位两岸政治关系。他认为“中华民国宪法”就是“一中宪法”,“中华民国宪法”架构就是“一中架构”。马英九是以“中华民国宪法”做为两岸政治定位上台湾的“底线与防线”。因此,大陆如果不能客观的务实的看待“中华民国宪法”的存在事实,两岸政治定位就不容易有创新与突破。
 
  第二,正因为现阶段大陆仍然不能正视现实客观接受“中华民国宪法”与“中华民国”政府的存在,考量到两岸关系的和解与和平发展的主轴,马英九的态度是不去直接挑战大陆对台政策的红线区。因此马英九的主张就是呈现“不”的态度与做为,例如马英九强调“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两岸关系是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两岸间维持现状采取“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立场。马英九这些主张是煞费苦心,是替两岸政治关系创造出“弹性模糊空间”与“各自合理满足”的战略设计。当两岸间能更多的理解与尊重,两岸就能够从“不是什么”的关系转进为“就是什么”的突破定位。
 
  2013年2月25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与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时表示,“两岸政治对话与谈判将是无可避免的课题”,并提出两岸应建立“平衡、对等、有效”的政治架构的主张。大陆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针对连战谈话做出回应,范丽青表示“赞同连战所提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实施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大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一中架构的两岸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这是大陆官方发言首度明确指称“两岸法律”。这可看做大陆对台湾政治关系上的务实进步的说法。
 
  2013年6月13日,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与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时表示,“两岸各自法律、体制都主张一个中国原则,都用一中框架来定位两岸关系,而非国与国的关系”。中共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2013年7月24日召开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开幕式致词时公开表示,“我们积极评价国民党方面明确表示两岸各自法律和体制均实行一个中国原则,都以一个中国架构定位两岸关系”。换言之,大陆接受并欢迎台湾方面所提“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均实行一中原则”及“以一个中国架构定位两岸关系”的说法。但是,对于台湾方面表示,“中华民国宪法”就是“一中宪法”,“中华民国宪法”架构就是“一中架构”,却没有做出正面积极的回应。
   两岸政治定位的前瞻与愿景
 
  坦率的真诚的务实的来说,两岸政治定位的关键核心,不在于台湾如何正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在于大陆如何正视“中华民国宪法”与“中华民国”政府客观存在的事实。大陆方面必须认知到,“中华民国宪法”与政府之客观存在事实,不因为大陆六十多年来的“否认”或“不承认”而消失;相对的,因为大陆愈否认反对“中华民国”的符号,使得“中华民国”的“国号”与体制已经成为台湾人民共同接受承认的最大共识。
 
  就此而言,当两岸认知各自依所行“宪法”与法律宣示两岸只有一个中国之时,但由于这一个中国尚未统一因此处于“特殊情况”,这个特殊情况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而是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就是在一中原则下“两岸主权只有唯一性”,但是中国主权因“两岸共构”、“两岸互享”、“两岸合一”,形成法理上两岸主权唯一,两岸主权共构的创新存在。
 
  进一步而言,既然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而是特殊的关系,这个关系的另一表现性质就是,法理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却又不否认“中华民国”治权存在的事实;同样的,在法理上承认“中华民国”时却又不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治权存在的事实,于是两岸政治关系的定位就可以创新突破为“两岸共构法理唯一主权”、“两岸分享一中事实治权”的模式。
 
  在过去,九二共识是做为两岸一中原则与一中各表的连结点;在未来,一中架构与一中框架将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民国宪法‘的连结点”。如此一来,两岸将进入到探讨“两岸宪政体制架构与内涵之共同点与差异点”,两岸将进入到探讨“法理、法治、法制”的新阶段,两岸为未来如何共建最适当的政治体制而努力,两岸关系将走出一条新的路径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