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文选 >

汪明生,林国庆:南台湾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共同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4-05-22 来源:

【期刊名称】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副标题】 基于互动管理的实证分析
【英文标题】 On the Co-development of the Southern Taiwan and Pingta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英文副标题】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teractive Management
【作者】 汪明生,林国庆 【作者单位】 台湾中山大学
【分类】 行政法学
【中文关键词】 互动管理,南台湾,平潭综合实验区,共同发展
【英文关键词】 Interactive Management;Southern Taiwan;Pingta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Common development
【文章编码】 1674-3199(2013)03-0012-06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年份】 2013年
【期号】 3 【页码】 12
【摘要】
平潭综合实验区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有机会成为突破的关键。然而中国大陆在市场导向主流思维之下的政策,导致不具优势的南台湾很难掌握较佳机会,此种情况极可能造成两岸交流亦随之重北轻南,而对整体大局融合不利。围绕“如何促进高雄中小企业、民间团体及创业青年与平潭共同发展”主题,通过互动管理研讨,两岸专家学者共同集思广益,中国大陆可以扮演更主动积极的角色,以创新思维突破现行体制的框架,以南台湾三中民众作为关切核心,推进南台湾区域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紧密合作。
【英文摘要】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Pingta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become a key breakthrough. However, under the mainstream thinking of the market-oriented policies in mainland, the southern Taiwan which had not competitive advantage was difficult to grasp a better chance which was likely to lead to the heavy north and light south in the cross-strait interaction and cause a disadvantage of overall harmony of the cross-strait .Focus on the theme of “how to promo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SMEs,civil society and youth entrepreneurship in Kaohsiung with Pingtan”,through the seminars of interaction management (Interactive Management,IM),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both sides of the cross-strait pooled their ideas. Mainland can play a more positive and active role to innovate thinking and breakthrough the existing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It should take the people's concern from the southern Taiwan as the core to improve the southern Taiwan to cooperate closely with Pingta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全文】 【法宝引证码】 CLI.A.1178154    
 
   一、引言
   中国大陆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多数省市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联结、政府高效推动与资金技术引入等方面的成果举世共睹。两岸交流的进程也随着如此情势,已经从初期摸索到实质交流,演进到近两年开始相互依存。这样的发展对于两岸关系固然是正面的,但事实上两岸交流始终以经贸为主,这对于以初级和次级产业结构为主的台湾南部而言,有着被冷落的先天性隐忧。再加上受经济产业影响的社会结构因素,南台湾民众普遍较具传统意识,长期以来习惯于地方政府以选举为考量的短线炒作式施政,又在国民党长期重北轻南的施政偏误下,南台湾民众与绿营政党结下了莫逆的情感(即使民进党在中央执政时一样重北轻南,南台湾民众仍然少有怨怼),所以许多南台湾民众自然也承接绿色阵营对于两岸交流的疏离与排斥,甚而疑惧。南台湾民众对于中国大陆发展与两岸交流普遍陌生,导致目前两岸交流也接续北部蓝军般陷入了“重北轻南”的漩涡,中国大陆方面或者已意识到此现象,这两年也开展许多具体做法以平衡台湾南北的两岸交流力度,但受限于南台湾社会、尤其是基层社会,长期的根深蒂固观念难以撼动,以及绿营政治人物为了固守政治资本而不乐见两岸交流加速,譬如地方政府官员仍过半不了解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针对这些特殊形势,中国大陆方面应该以更宏观、更具突破性的做法,将部分交流重点政策指向南台湾,实质地平衡两岸交流的南北差异,间接转变南台湾社会对两岸关系的陌生与疏离感,才算是两岸真正实质有效的全面性交流。
   二、中国大陆与南台湾交流的局限与突破点
   (一)中国大陆与南台湾交流的局限
   南台湾近20余年来,由于产业转型与社会结构停滞失衡,传统内视保守意识普遍存在;在长期南北失衡之下,南部政党以选举操弄民意,用民粹麻醉民众认知,缺乏成熟理性的公共政策讨论,造成外资引进困难、本地精英出走,媒体实无监督、政府内视封闭。如此诸多结构因素导致的地方偏差之下,南台湾在诸多发展项目上,已落后于中国大陆许多历经30多年改革开放、而有着大幅进步发展的城市。在可预见的未来,这样的差距极可能继续扩大。如此的情势,固然无妨于中国大陆的发展却不利于两岸的融合。如何大胆地突破当前两岸交流对于南台湾的局限与低效,已真正考验两岸有识之士尤其中国大陆高层的决心与魄力。例如在以往的做法中,纵使大量采购南台湾的农、渔产品,事实上并不能有效促进普遍民众对大陆重新认识的目的,相反地,因为农、渔产品的地域性,产生运输耗时影响质量及消费习惯不同等限制因素,反而常见讯息传递的偏差,徒增社会民众误解。所以单纯从经济层面着手,已经无法有效化解目前交流的问题。{1}
  (二)平潭综合实验区在两岸交流中的突破点
   综观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的意义,就是要建立一个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与共建的实践平台。{2}这种交流合作,可以回避统独争议,是解决两岸政治歧见的必经之路。但是从目前平潭综合实验区的诸多规划观察,它的方向依旧是以招商引资为导向的两岸交流。这样,很可能会接续以往两岸交流的局面,随之北热南冷。举例而言,海峡号2011年11月30日从平潭首航台中,在毫无配套宣传下,高雄几乎没人知道此件两岸交流的大事。此种冷陌的氛围,以目前南台湾社会在两岸交流中近乎被边缘化的情势看,其实也不足为怪。如前所述,南台湾在两岸交流中的真正障碍,主要在于长期以来经济产业、政治选举、政府回避、媒体缺伪等诸多结构纠结下的社会失灵。而突破此困境的手段仍在经济,只是这里的经济不是单纯的买卖经济,而是应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经济对接合作,促进生产力要素自由流动,诱发社会团体与创业青年的广泛全面交流,这其实也就是平潭综合实验区“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终极目的。{3}基于这样的构想,中国大陆有必要在平潭综合实验区规划中,对于台湾南部,特别是高雄地区中小企业、民间团体及创业青年,给予更大的协助。也就是说,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五个共同”,应该突破以往,以南台湾为主要目标,让高雄中小企业、民间团体及创业青年能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共同发展,借由参与了解而认同观念。
   三、基于互动管理研讨的结论与建议
   平潭综合实验区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有机会成为突破的关键。然而中国大陆在市场导向之下的政策,导致不具优势的南台湾很难掌握较佳机会,这对两岸交流融合是不利的。中国大陆应该扮演更主动积极的角色,以创新思维突破现行体制的框架,做出更具建设性的交流方向。因此,有必要集中两岸产、学、民间组织的思维,共同为南台湾尤其高雄地区的中小企业、民间团体及创业青年如何参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集思广议、共同规划,为两岸交流新模式做准备。
   (一)研究方法与实施过程
   2012年12月16日在福州由台湾长期关注两岸交流议题的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及“高平投资开发促进会”(以下简称高平促进会),与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邀集了15位两岸专家学者[1],对于如何促进高雄中小企业、民间团体及创业青年与平潭共同发展,以互动管理(IM)的社会系统实务操作{4-5},经畅所欲言、据理力争下的开放与收敛,汇整提出脉络清晰、有效指引轻重缓急具体推动的全盘对应策略。
   IM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群体讨论互动,第二阶段为厘清意见提案间的增强结构。经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共提出原始策略63项(见表1),再经整合归并,并经票选获得13项主要策略(见表2)。
   表1 高雄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原始策略
   ┌──┬───────────────────┬────┬─────────────────────────┐
  │序号│策略内容               │序号  │策略内容                     │
  ├──┼───────────────────┼────┼─────────────────────────┤
  │1  │在平潭定期举办“三方”参与对话的“高雄│33   │高雄平潭双方发展公权部门高层级的对口       │
  │  │平潭”论坛              │    │                         │
  ├──┼───────────────────┼────┼─────────────────────────┤
  │2  │台湾政党在平潭设立服务处       │34   │台湾当局回应民众愿景需求             │
  ├──┼───────────────────┼────┼─────────────────────────┤
  │3  │扩大宣传,办理有兴趣者的参访与活动  │35   │鼓励发展大陆民生、环保、海洋产业         │
  ├──┼───────────────────┼────┼─────────────────────────┤
  │4  │单方面拆除不涉主权的法令与法规限制  │36   │两岸共同投资管理高雄中小企业创业园区       │
  ├──┼───────────────────┼────┼─────────────────────────┤
  │5  │建立青年创业者全面性的辅导      │37   │发挥两岸各种交流合作的平台很多,高雄参与还不够,应│
  │  │                   │    │去寻找更多的商机                 │
  ├──┼───────────────────┼────┼─────────────────────────┤
  │6  │主体产业发展定位           │38   │“三方”自由往返高雄平潭无需签证         │
  ├──┼───────────────────┼────┼─────────────────────────┤
  │7  │具体强化青年创业及人才交流      │39   │鼓励台湾基础教育进人平潭             │
  ├──┼───────────────────┼────┼─────────────────────────┤
  │8  │提升高雄与平潭互助互信的发展     │40   │在平潭开办台式幼儿园及中小学           │
  ├──┼───────────────────┼────┼─────────────────────────┤
  │9  │台胞放下包袱,积极主动参与      │41   │平潭顾问团加入“三方”代表            │
  ├──┼───────────────────┼────┼─────────────────────────┤
  │10 │制定共同受益的具体政策        │42   │取代厦门对高雄市民吸引的管道           │
  ├──┼───────────────────┼────┼─────────────────────────┤
  │11 │成立双方共同发展推进机构       │43   │建构平潭成为两岸体制的中转基地,平潭的地缘位置,更│
  │  │                   │    │具突破,更有影响                 │  
   ├──┼───────────────────┼────┼─────────────────────────┤
  │12 │发挥执政者资源优势,加强公权力介入  │44   │举办青年社团的交流活动              │
  ├──┼───────────────────┼────┼─────────────────────────┤
  │13 │推出融合双方法律特点的青年创业法规  │45   │中小企业取得土地厂房的方便性规划         │
  ├──┼───────────────────┼────┼─────────────────────────┤
  │14 │制定新平潭实验区战略发展规划     │46   │高雄人士积极参加千名人才计划           │
  ├──┼───────────────────┼────┼─────────────────────────┤
  │15 │双方分别设立半官方办事处       │47   │引导高雄中小企业以产业链方式至平潭投资      │
  ├──┼───────────────────┼────┼─────────────────────────┤
  │16 │举办“三方”微试点的虚拟创意竞赛   │48   │游说台湾当局支持双方合作             │
  ├──┼───────────────────┼────┼─────────────────────────┤
  │17 │扩大办理高雄市民参与活动       │49   │在高雄地区持续宣传平潭发展规划          │
  ├──┼───────────────────┼────┼─────────────────────────┤
  │18 │加速推进平潭实验区人民币、新台币流通 │50   │设立独立的高雄平潭大学              │
  ├──┼───────────────────┼────┼─────────────────────────┤
  │19 │给予青年较直接的诱因条件       │51   │推动台湾一流大学招收大陆生            │
  ├──┼───────────────────┼────┼─────────────────────────┤
  │20 │明确的平潭发展法规规划        │52   │授予平潭综合实验区立法权             │
  ├──┼───────────────────┼────┼─────────────────────────┤
  │21 │加强平潭民间文化交流         │53   │两年内促成一万名高雄市民参与平潭活动       │
  ├──┼───────────────────┼────┼─────────────────────────┤
  │22 │推动各行业产品导入规划        │54   │组织“三方”人士至平潭考察            │
  ├──┼───────────────────┼────┼─────────────────────────┤
  │23 │平潭政策细化出台可行法规       │55   │设立独立的高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          │
  ├──┼───────────────────┼────┼─────────────────────────┤
  │24 │平潭提出五个共同实施管理细则     │56   │为高雄慈善机构与公益团体进人平潭松绑       │
  ├──┼───────────────────┼────┼─────────────────────────┤
  │25 │平潭规划出高雄中小企业创业园区    │57   │经常举办平潭高雄青年联谊活动           │
  ├──┼───────────────────┼────┼─────────────────────────┤
  │26 │整合高雄内部项目需求,打包申请    │58   │扩大办理高雄市民对福州菜的认识与品尝       │
  ├──┼───────────────────┼────┼─────────────────────────┤
  │27 │建立多层次的就地融资的资本市场    │59   │提高平潭实验区行政层级              │
  ├──┼───────────────────┼────┼─────────────────────────┤
  │28 │改善行政服务环境,绿色通道一周完成  │60   │在平潭定居的高雄居民享有平潭实验区的选举权与被选 │
  │  │                   │    │举权                       │
  ├──┼───────────────────┼────┼─────────────────────────┤
  │29 │出台鼓励高雄人士来平潭工作定居的具  │61   │在平潭实验区至少设立一名台籍的副市长       │
  │  │体政策                │    │                         │
  ├──┼───────────────────┼────┼─────────────────────────┤
  │30 │在台湾建立“三方”持续讨论的虚拟平台 │62   │由平潭承办高雄民间团体NGO活动           │
  ├──┼───────────────────┼────┼─────────────────────────┤
  │31 │扩大办理高雄市民参与平潭的活动    │63   │平潭打造为经济行政一体化实验区          │
  ├──┼───────────────────┼────┼─────────────────────────┤
  │32 │先行先试非网络媒体营运自由化     │    │                         │
  └──┴───────────────────┴────┴─────────────────────────┘
  针对表2中13项策略的两两比较,以厘清其间的结构增强效果。本应表决156次,然后以ISM软件现场操作,共只表决54次。因为软件逻辑架构推论(例如A对B有强化效果,B对C有强化效果,结论A对C一定有强化效果),对于人脑无暇顾及之处,借由软件辅助能够使思考更明确,使策略阶层架构更周延,最后结果见表3。
   表2 高雄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共同发展整合策略
   ┌──┬─────────────────────────────────┐
  │序号│策略内容                             │
  ├──┼─────────────────────────────────┤
  │1  │在平潭建立青年创业者全面性的辅导机制(权重13)          │
  ├──┼─────────────────────────────────┤
  │2  │高雄民众自由往返平潭无需签证(权重12)              │
  ├──┼─────────────────────────────────┤
  │3  │平潭顾问团加人“三方”代表(权重11)               │
  ├──┼─────────────────────────────────┤
  │4  │在平潭定期举办“三方”参与对话的高平论坛(权重11)        │
  ├──┼─────────────────────────────────┤
  │5  │明确平潭的产业规划,应适当考虑高雄的产业优势(权重10)      │
  ├──┼─────────────────────────────────┤
  │6  │平潭规划出高雄中小企业创业园区(权重9)              │
  ├──┼─────────────────────────────────┤
  │7  │提高平潭实验区行政层级(权重9)                  │
  ├──┼─────────────────────────────────┤
  │8  │利用平潭现有的产业政策,结合高雄产业优势,打包进人平潭(权重8)  │
  ├──┼─────────────────────────────────┤
  │9  │举办青年社团的交流活动(权重8)                  │
  ├──┼─────────────────────────────────┤
  │10 │授予平潭综合实验区立法权(权重8)                 │
  ├──┼─────────────────────────────────┤
  │11 │台湾政党在平潭设立服务处(权重7)                 │
  ├──┼─────────────────────────────────┤
  │12 │高雄有关人士参与完善“五共同”实施细则(权重7)          │
  ├──┼─────────────────────────────────┤
  │13 │中小企业取得土地厂房的方便性规划(权重7)             │
  └──┴─────────────────────────────────┘
  表3 13项主要策略两两比较结果表[2]
  ┌──┬─┬─┬─┬─┬─┬─┬─┬─┬─┬─┬─┬─┬─┐
  │结构│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
  ├──┼─┼─┼─┼─┼─┼─┼─┼─┼─┼─┼─┼─┼─┤
  │1  │ │0 │2 │1 │3 │ │ │7 │ │ │ │ │8 │
  ├──┼─┼─┼─┼─┼─┼─┼─┼─┼─┼─┼─┼─┼─┤
  │2  │15│ │2 │11│ │ │1 │ │15│ │9 │ │ │
  ├──┼─┼─┼─┼─┼─┼─┼─┼─┼─┼─┼─┼─┼─┤
  │3  │14│7 │ │11│ │ │1 │ │13│ │ │ │ │
  ├──┼─┼─┼─┼─┼─┼─┼─┼─┼─┼─┼─┼─┼─┤
  │4  │13│ │ │ │15│14│4 │12│15│5 │8 │13│ │
  ├──┼─┼─┼─┼─┼─┼─┼─┼─┼─┼─┼─┼─┼─┤
  │5  │8 │ │ │6 │ │12│ │14│4 │ │2 │9 │11│
  ├──┼─┼─┼─┼─┼─┼─┼─┼─┼─┼─┼─┼─┼─┤
  │6  │ │ │ │ │9 │ │ │ │ │ │ │ │ │
  ├──┼─┼─┼─┼─┼─┼─┼─┼─┼─┼─┼─┼─┼─┤
  │7  │10│ │ │ │3 │ │ │4 │ │ │ │ │9 │  
   ├──┼─┼─┼─┼─┼─┼─┼─┼─┼─┼─┼─┼─┼─┤
  │8  │9 │ │ │ │7 │ │ │ │ │ │ │ │11│
  ├──┼─┼─┼─┼─┼─┼─┼─┼─┼─┼─┼─┼─┼─┤
  │9  │ │ │ │ │5 │ │ │8 │ │ │ │ │ │
  ├──┼─┼─┼─┼─┼─┼─┼─┼─┼─┼─┼─┼─┼─┤
  │10 │ │ │ │6 │12│ │11│ │8 │ │ │14│ │
  ├──┼─┼─┼─┼─┼─┼─┼─┼─┼─┼─┼─┼─┼─┤
  │11 │ │ │ │13│9 │ │ │ │ │ │ │ │ │
  ├──┼─┼─┼─┼─┼─┼─┼─┼─┼─┼─┼─┼─┼─┤
  │12 │ │ │ │ │14│ │ │ │ │ │ │ │ │
  ├──┼─┼─┼─┼─┼─┼─┼─┼─┼─┼─┼─┼─┼─┤
  │13 │10│ │ │ │7 │ │ │ │ │ │ │ │ │
  └──┴─┴─┴─┴─┴─┴─┴─┴─┴─┴─┴─┴─┴─┘
  资料来源:“如何促进高雄中小企业、民间团体及创业青年与平潭共同发展”IM会议成果报告。
   在上述主要的13项策略中,经票选最高权重者为:在平潭建立青年创业者全面性的辅导机制。可见对南台湾的中小企业、民间团体与创业青年而言,有效的辅导机制对赴平潭综合实验区创业是最重要的。最后的增强结构图如图10
  (二)相关政策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以下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在政治上,提高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层级,并授予一定的立法权。IM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让高雄有关人士参与完善“五共同”实施细则、平潭综合实验区规划出高雄中小企业创业园区、明确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产业规划,应适当考虑高雄的产业优势等方面策略的达成,有增强的效果。换言之,让平潭综合实验区在中国大陆政治制度最大的许可下,跳脱地方层级的节制,并且授予一定的立法权。中国大陆比较难体会的应该是在立法权授予这部分,但是有识之士不难理解,立法权的授予,代表自治精神的表现,如此不仅可以消除台湾“被矮化”的疑虑,也增加南台湾高雄有关人士参与的动机。
   第二,在政策上,台湾政党在平潭设立服务处,让高雄民众自由往返平潭无需签证,平潭顾问团及高平论坛加入中小企业、民间团体及创业青年“三方”代表对话,不定期举办青年社团的交流活动且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建立青年创业者全面性的辅导机制。这样的策略方向,主要就是把平潭综合实验区定位为两岸合作区域平台,由民间团体开始逐步展开两岸间区域性的合作,进而开展平潭综合实验区在两岸合作上的特殊定位与使命,同时软化目前两岸政治性的僵持,渐进营造出两岸共同管理的新方向。
   第三,在经济上,利用平潭现有的产业政策,结合高雄产业优势,明确平潭的产业规划,且规划出高雄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并取得土地厂房的方便性规划辅助。这是落实“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具体方针之一。目前两岸共同的话题就是经济,经济层面是交流的开始,更是扩大的动力。透过经济的融合交流,将成为深层交流的基础。以高雄为主的产业交流,才是实质地平衡两岸交流的南北差异,间接转变南台湾社会对两岸关系的陌生与疏离感,避免又流于重北轻南的宿命。
   四、结语
   两岸交流是一条不可回头的道路。历经百年的隔离,两岸近年来已有更好的交流发展方向,这是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实现。不论是政治面、经济面或者受两者牵动的文化面,都是社会的构成。如今大陆与南台湾交流缺少的,就是如何突破这三个面向现存的障碍,减少南台湾民众对于两岸交流的疑虑,以增加了解、争取互信认同。中国大陆过去长期依循“台北观点”来处理两岸事务,却也长期随之忽视南台湾的“三中”问题,导致严重误判南台湾基层民众对两岸关系的认知与态度。今后应该以更宏观大度的心态和方式与南台湾交流。事实上,经此次两岸专家用心实意的IM操作,其中最被讨论到的共同管理制度的建立,因为这牵涉到双方制度与法律的问题,已经进入了准政治协商的阶段。中国大陆应该有更大的包容心来处理,可以为南台湾量身打造一个两岸交流的先行先试区域,让南台湾在两岸交流中也能站上较为关键的位置,这才是化解此前与后续诸多两岸交流问题的根本认识。
【注释】
[1]这15位专家由中国大陆的胡象明、高鹏怀、马元柱、单玉丽、强瑞、曾玉荣、丁德仁,以及台湾的李清潭、王彦霖、马彦彬、吴琼俘、吕孟伦、谢克骏、陈宏宾、萧珅昌组成。参见:问计两岸专家共话平潭发展—第七届海峡两岸管理科学论坛在榕举办{EB/OL]. (2012 -12-28). http://www. fjkx. org/News. aspx? ID=13871.
[2]参与者15人,过半数8人。
【参考文献】
{1}姚莲莲.论平潭与台湾地区产业对接之瓶颈[J].时代金融,2011(8):108-109.
{2}宋焱,王秉安,罗海成.平潭综合实验区两岸合作共建模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郑宜棉.平潭综合实验区“劳动要素自由流动区”构想{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5 :111-112.
{4}问计两岸专家共话平潭发展—第七届海峡两岸管理科学论坛在榕举办[EB/OL].(2012-12-28).http://www.fjkx.org/News.aspx? ID=13871.
{5}汪明生.互动管理与公民治理[M}.台北:智胜出版社,2011.